眾人驚歎不已,把趙炳炎都當神靈。
他開始讚歎阿香真是會吹了,驚歎黎人的想象豐富,難怪這幾天晚上阿香都有講不完的神話故事。
他給黎母峒主講,他要帶走阿香。
峒主果斷拒絕,不許。
趙炳炎這才想到生黎還是母係氏族社會,女人就是家裡的主,男子是上門做服務,辦完事情都得回家的。
峒主說:“漢王要是想阿香了就來咱黎母山,阿香和阿香的孩子都必須留在山上。”
趙炳炎看阿香的臉色,有點不舍。
他告訴峒主,黎人也該多學漢文化,他日阿香的孩子學得好,長大了可以去瓊州、去大宋的都城做官,為天下的黎人謀事且不更好。
阿香聽得麵露喜色,羞羞的低下頭去。
黎母峒主卻是淡淡一笑說她們已經滿足,隻要漢人、黎人和好,平安相處就是黎人最大的幸福。
趙炳炎讓她們放寬心,回去就請丞相親自走一趟黎母山,把他對黎人的承諾刻在石碑上,叫後來的官員都看清楚。
一百零八峒的峒主歡喜了,一個個起來向他和阿香賀喜、敬酒。
趙炳炎下山來,張琦緊張的打量他。
程琳醋意十足的說:“漢王一根頭發絲兒都不少,還白撿了個夫人呢。”
趙炳炎不答話,接過張琦遞來的馬韁跳上馬背就開跑。
後麵,郭襄對著程琳笑哈哈的說:“琳兒吃醋啦,漢王封了姑奶奶特使的官身,還給了琳兒副使的職位呐。”
程琳躍上馬背吐出一句:“不稀罕。”甩出響鞭打馬而去。
趙炳炎回到儋州,立即奏請太後廷議生黎歸化之事。
太後聽到已說服黎母山人歸順朝廷,大喜,連呼大善,了卻哀家一大心病。
趙炳炎提議,請右相親自走一趟黎母山,把朝廷的承諾鐫刻到石碑上叫後來的官員都記住,漢人黎人世代友好,不折不扣的落實大宋天下人人平等的欽規。
太後覺得是不是有點過了,問他:“有必要這樣做嗎?”
文天祥認為完全有必要,這是為了建立互信。
過去為啥邊緣夷人老是造反,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下派的官員陽奉陰違,沒有認真執行朝廷的撫夷方略,他願意走一趟黎母山,以示朝廷的天威和誠意。
趙炳炎推薦郭襄和程琳做撫夷特使,他說有這兩位女俠護衛丞相,保管一路平安。
太後聽到他為兩個江湖女子求官,不樂意了,淡淡的說:“準了,散了吧,漢王舟車勞頓也該歇歇。”
四個人出了行宮,文天祥拉住趙炳炎叫彆走,一起去東門的聚賢樓坐坐,他要為漢王接風洗塵。
張世傑笑嗬嗬的說正好,他有半月沒吃酒了。
趙炳炎曉得文天祥希望和他詳談歸化黎人的方略,自然要答應。四個人來到聚賢樓,掌櫃的馬上高呼:“貴客到,開上房。”
這是必須的,大宋四大賢臣造訪他的聚賢樓,已經不是蓬蓽生輝,而是光彩照亮東大門了。
酒過三巡,趙炳炎說彆看我們十年不收黎母山的皇糧,那裡太原始,還是母係氏族社會呐,雖五年不征徭役,但是下山的黎人個個都是精壯漢子,都是壯勞力,所有生黎加在一起可是十萬以上的人口。
文天祥讚許的頷首,信心百倍的說隻要做好了生黎的歸化,還能在黎人中募兵,增加一股不小的助力。
趙炳炎端起酒杯,提議敬右丞相,祝願丞相馬到成功。
陸秀夫憂心忡忡的說:“眼下海南路的糧食豐收了,朝廷今年不征糧,就得拿銀子采買,我們有那麼多銀子消耗嗎?今年能行,明年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