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1章 治國十八字(1 / 2)

第一件事是宣布隔日朝廷官員都去東門外植樹。

楊淑妃說大宋和韃子連年征戰,各地因為戰爭毀壞嚴重。漢王打蜀地歸來,沿途村鎮多是滿目瘡痍。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時下種樹正當時,哀家決定親自去東門種樹,著禮部議定我大宋植樹之最佳時節昭告天下,倡議我大宋子民歲歲年年植樹。

趙炳炎立即附議,猛誇楊淑妃胸懷天下,為民生計,大宋太祖就鼓勵植樹,凡是墾荒植桑棗者不交田租,我們因地製宜,鼓勵百姓多種樹,大善。

諸公緊跟著附議。

接著太監宣讀第二件,詔令文武百官、天下士子共議宋人的追求,國家該如何做,社會該如何治,每一個子民該如何做?

楊淑妃拋出自己的觀點,她說:“哀家以為大宋要富強,民主和文明。過去我們很勤勞、很富有,但不強大,沒有能保護國家、保護子民的軍隊。今後我們的國家一定要富強,把一切財狼虎豹都拒之於國門之外。

諸公聽得甚是歡喜,諸大堂上熱鬨起來。

楊淑妃見講道諸公心坎上了,很開森,嘚瑟的對著趙炳炎笑笑繼續開講:國家之下的整個社會層麵要平等、公正,依法治國。

哀家以為過去的皇家、權貴自視高人一等,百姓民不聊生。今後要堅決推行新政,踐行平等、公正,法製。

諸公聽得又是一陣歡呼。

最後,她講到大宋的每一個人,作為大宋的子民該如何做?

她一字一句的說:“哀家以為,身為大宋人當愛國、敬業,講誠信。身在朝廷為官,愛國、敬業和誠信是最基本的操守。”

陸秀夫和張世傑馬上明白,為何陳宜中被楊淑妃一巴掌拍去旮旯處,原來是太後要為大宋的官員立規矩。

其實,這些都是趙炳炎在鳳喜宮房頂上講給楊淑妃聽的,怕她記不住還專門寫下來送過去。他認為大宋已經收複一部分國土,治下百姓上千萬,應該讓百姓有盼頭,讓官員曉得該如何做。

陸秀夫當即附議,還說不用再議,就以國主的“十八字”治國、治官、治民。

都察院院首華嶽也是熱烈附議,猛誇太後睿智,這“十八字”囊括了大宋治國精髓,大善。

楊淑妃心中歡喜,一臉深情的看著趙炳炎。

仙人板板,彆人看見要露餡兒啦,他趕緊示意楊淑妃表態。

楊淑妃大氣的抬起雙手往下壓壓,大堂裡立馬安靜下來。她謙遜的說還是發下去全民共議,大宋共和治國,國家怎麼做,朝廷應該聽聽百姓建言獻策嘛。

堂下百官聽得不勝歡喜,對楊淑妃刮目相看。

這兩年的朝會基本上就是些許小事扯皮,今日太後智商猛的增長十倍,太後偶感風寒,諸公受益匪淺呐。

幾個禦史接連出班為楊淑妃的“十八字”點讚,猛誇太後大智慧,太後英明,乃是我大宋之福。

草,這馬匹拍得。

楊淑妃開森的像喝了蜂蜜。

趙炳炎聽到那些文縐縐押韻的阿諛奉承之詞都醉了。

陸秀夫宣讀拔擢調任廣南西路的官員名單後,楊淑妃吩咐在升龍城開放的小皇宮牆上張貼告示,四大城門處張貼官宣,十日之內無人舉報再發正式任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