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愈看了看誌賀島方向,微微點頭:“若是沒什麼人的話,以水師的戰力,確實不存在多少問題。”
顧正臣指了指輿圖上的太宰府,肅然道:“要立威,就必須拿下太宰府。從博多石築地到太宰府,距離大概是三十裡,急行軍前進,兩個時辰抵達,一個時辰結束戰鬥,隨後打掃戰場退回來。”
鄧愈問道:“就這麼簡單?你不考慮考慮其他地方可能有倭軍前來支援?”
顧正臣淡然一笑:“支援是需要時間的,不給他時間,如何來支援?這次作戰,求的就是速戰速決,早點打完早點收工。”
趙海樓的腦袋從船舷外冒了出來,插了一句:“他們就算是要支援,那也需要攔得住我們才是。不過定遠侯,若是匆促進軍,恐怕給不了他們多少威懾啊,左右殺不了多少倭人。我有個提議,不如放出風聲,讓他們先集結,我們再進取,畢其功於一役豈不是更好?”
翻身,上了船。
隨後,秦鬆、梅鴻等人也跟著上了船。
朱棡對趙海樓的想法很是讚同,言道:“先生,這個可行。”
顧正臣想了想,搖頭道:“讓他們先集結,我們再出手,這個想法是對的。但你們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我們不給他們製造出巨大的麻煩,他們能集結多少人過來?”
要讓倭人大範圍收縮力量於一點,必須讓他們感覺到明軍的強大。
而要給倭人證明明軍的強大,那不是在石築地弄死幾千個武士就可以做到的,必須製造出足夠震驚倭人的大事件,而這個大事件,就是太宰府!
太宰府就相當於整個九州之地的首府,象征著權力、政治中心。
南朝控製著太宰府,那就是士氣大漲。
北朝控製著太宰府,那就能發號施令,逼迫其他地方國臣服。 <
br>
換言之,得太宰府者,得九州。
打下太宰府,就是整個九州最大的事件。
顧正臣以不容商議的口吻道:“太宰府就是我們的目標,拿下那裡,在那裡插上大明的旗幟,就是我們的第一次對日本國的戰鬥!”
趙海樓、王良、秦鬆等人肅然。
鄧愈直皺眉:“等等,你說什麼,第一次戰鬥,你的意思是?”
顧正臣露出了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緩緩地說:“衛國公不會以為,大明百姓的血海深仇隻一次戰爭——就能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