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角度來說,答應良成親王,與南朝聯手確實有利大局。
為何不選擇今川了俊掌控九州?
嗬,今川了俊本身就是個厲害人物,怎麼甘心會被大明控製?再說了,他有能力消滅南朝,不需要大明幫忙,選擇今川了俊,連錦上添花都不算,興許還會被他瞧不起。
但選擇南朝,那就是雪中送炭,南朝的人會不會感激涕零不好說,但他們一定清楚,沒大明的幫助,他們無法翻身。
另外,還可以告訴南朝人一個清晰的信號:大明能輕鬆打敗今川了俊,自然也能消滅南朝在九州的力量,要麼聽話,配合大明,要麼你們就是下一個今川了俊。
這樣一來,局勢總體可控,南朝至少在兩三年之內會聽話,會辦事,會積極打擊海賊。從整個大局與長遠考慮,聯手南朝是不錯的一個選項。
但——
顧正臣猛地握住銅錢,斷然道:“太宰府,由我們獨立攻下!至於南朝那裡,讓那菊池武信給什麼良成親王帶句話,十一年前,當年懷良親王殺了大明使團的人,這筆賬大明要算!”
“若是懷良親王若是沒死,那就將他給我送來!若是死了,那就將他的骨頭給我挖出送來!總之,大明使臣的血不能白流!若是南朝敢玩什麼花樣,他們就是第二個今川了俊!”
楊載、吳文華吃驚地看著顧正臣。
鄧愈咳了咳,言道:“我知你為使臣遭遇打抱不平,可九州之事還需仔細盤算,如何對大明最為有利。”
顧正臣擺了擺手,威嚴地說:“衛國公,使臣手握旌節,便是代天子出使!懷良親王竟敢殺人,還敢囚禁他們長達十一年之久,這事不能就此揭過!歸根到底,他們眼裡沒大明,更沒敬畏之心,所以才敢動殺心!若大明派使臣去高麗,你信不信,就算是使臣指著李成桂的鼻子罵他爹,他也不敢殺了大明的使臣!”
“這——”
鄧愈猶豫,這倒也是。
李成桂知道大明有多可怕,也清楚王京根本擋不住明軍,自然不可能乾出殺大明使臣的事。可這是兩個問題,更何況雖然情報說懷良親王已經隱退當了和尚,可這畢竟是上一代親王,你伸手要,南朝不給,這該如何是好,總不能打完今川了俊接著打良成親王去吧?
鄧愈將憂慮講完,顧正臣反問:“為何不能打南朝之人,他們有免挨打鐵券?楊載,你言辭堅決地告訴他們,隻要不送過來懷良親王,我就不會收手。大不了我親自帶人去寺廟裡,看看哪一位是懷良親王!”
楊載感動不已,擦著眼淚就與吳文華下了船,給菊池武信說了一番。
菊池武信沒想到明軍竟是如此強硬,不僅不合作,還想給被殺的使團之人報仇,想要懷良親王!
想發怒,卻又不敢。
畢竟眼前如山一樣的船,壓迫力滿滿。
菊池武信記下楊載、吳文華的話,言道:“他們當真要獨立破開太宰府嗎?可據這幾日觀察,太宰府的兵力已然很多,至少有幾萬之眾,而你們雖然船隻巨大,可畢竟太宰府不在海灣一旁的石築地,若合作……”
楊載搖頭:“征東大將軍說了,不需要聯手!至於我們在破了太宰府之後南朝如何動作,那是你們的事,他隻要一個交代,那就是懷良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