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質疑東征軍功(一更)(2 / 2)

山東對他來說什麼也沒有,再說了,這家夥總不至於從山東沿海登陸,回一趟老家藤縣,來個錦衣還鄉吧?這應該不可能,要錦衣還鄉,你也得帶上家眷不是,一個人回去有啥意思。

兵部、吏部的人都沒辦法出海去核實軍功,水師的人就說是這些,吏部妥協了,兵部也默認了,可這爭議沒消失,這質疑還在。

這件事如果弄不清楚,搞不明白,影響著後續朝廷對日本國的態度與政策。

這很好理解,顧正臣鎮守遼東海州,殺納哈出兩萬餘,俘虜三萬餘,一戰折損納哈出十萬兵力的一半還多,這軍功沒問題,查有實證,自此之後,大明在遼東徹底站穩腳跟,對納哈出也沒了往年的客氣,說問候就能問候,說派使臣去看望看望,那就去看望下,他還不能不管飯。

這就是實力的結果,實打實的軍功夯實的基礎。

沒那幾萬人的折損,納哈出這些年不會如此憋屈。

這事放在日本國也一樣,顧正臣當真殺了六萬倭人,大明指著那什麼良成親王、足利義滿的鼻子罵幾句,他們也隻能賠笑,好吃好喝好才藝招待上,恭恭敬敬地送走大明使臣。

可若是顧正臣沒殺六萬,嚴重虛報了,那使臣就死定了,大明與日本國的戰爭,也將全麵開啟。

這就不是簡單的軍功問題,也不是封賞問題,更不是詔書措辭問題,而是大明與另外一個國家的戰爭與否問題。

李叔正看向周滂、廖逸:“有人就此事上書嗎?”

周滂、廖逸搖頭。

上書有啥用,關鍵是這個時候誰去點人頭去,誰也去不了。去的人少了,那不是送死嘛,去的人多了,那就需要顧正臣跟著,可他人在山東,等他回來再去一趟九州築前,那骨頭還在不在都說不清楚了,到時候說一句,被人給埋了,那去哪裡刨坑去……

這事誰都能質疑,畢竟顧正臣沒帶主力,帶的隻是四千將士,雖然船上還有一些其他人,可那些人沒打仗的本事,四千人如何能乾掉人六萬多?

以一當十,這隻是對悍將的說法,難不成你顧正臣手底下清一色都是悍將,四千人能當四萬人用?

兵力相差太大!

最主要的是,要看看元朝,人家在鼎盛的時候,兩次派遣大軍,聯合高麗,一次三萬多兵力,一次十四萬兵力,這都被打敗了,損失慘重。

我大明就憑四千人,做成了元朝十幾萬人沒做成的事?

大明啥時候這麼強大了?

這不可能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