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的臉有些潮紅,激動不已。
先生交給自己的喝牛奶任務結束了,牛痘被證實確實可以抵抗天花。
現在,自己要繼續遠航,去探索未知。
朱棡不喜歡一直留在金陵,總覺得日子太過平淡,遠遠沒有驚濤駭浪,迎風破浪的刺激。
規模越大,說明越刺激。
趙海樓想過這次大遠航規模不會小了,但盤算中,也不過較之去澳洲時翻一倍,可結果,寶船數量翻了三倍還多,大福船數量直接翻了四倍!
這簡直是——
爽!
高令時一臉興奮,心頭狂喊:
我要當船長,寶船的船長!
這就不是船多了,而是機會變多了!
顧正臣看過眾人神情,繼續說:“將士數量為兩萬兩千人,天文生、蒸汽機維護人員、教喻、船醫、穩婆、匠人、文官等,包括部分匠人、官吏家眷,共八千六百人。船隊上下,合計三萬六百人。”
“在太倉州時,按航行一個月進行船上補給,至福州、廣東、舊港之後,按四萬人航行十二個月進行物資準備,尤其是糧食物資,必須帶足,不能讓在澳洲的秦王等將士陷入饑荒。”
雖說這個時候朱樉應該也在安排人墾荒,但新墾荒出來的田地也隻能明年開春之後耕種了,多帶糧食,是給秦王等人的安全保證,至少在他們沒有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之前,不會出現饑荒,被迫深入森林狩獵去。
文明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吃飽肚子的基礎之上,如果土著連肚子都填不飽,大明就是再苦口婆心,也教化不了他們什麼。
要想將他們同化,融到大明之內,前期必然需要多投入一些物資,比如給他們糧食,給他們衣裳,給他們一些生活必需品。
一年時間,足夠朱樉墾出足夠的土地,實現基本的自給自足了。 <b
r>
要知道顧正臣帶船隊抵達起始之城時,挖煤炭的事便告一段落,原本挖煤的人手可以騰出來集體墾荒去,至於後續挖不挖煤,如何利用資源,那是朱樉的問題。
顧正臣隻負責給他提供這一年的糧食等物資。
趙海樓記下來,言道:“物資補給不是問題,沿線已準備得十分充足。”
顧正臣微微點頭:“總之,在安全載重的基礎上,可以給秦王多帶一些物資,那就多帶一些。當然,我們所需要的物資,務必在舊港之前,達到一年用量,這一點,除能在澳洲補給的煤炭之外,不容許有任何一項缺額。”
趙海樓保證道:“一定完成任務!”
顧正臣看向其他人:“大家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問了。”
朱棣、趙海樓等人都沒動靜,也沒人說話。
馮誠想了想,走了出來:“定遠侯讓儲備一年的遠航物資,並捎帶給秦王物資,說明此番航行的目的地不是澳洲的起始之城,我們是要去哪裡,現在我們能知道了嗎?”
隻是前往澳洲的話,不需要帶那麼多物資。
顯然過量的物資,定有所圖。
顧正臣看著連連點頭的眾人,言道:“若你們沒有其他問題,那接下來,便是在出海之前,絕密的談話,在場的任何人,不允許將後麵的談話透漏出去!否則,一退出遠航,二,錦衣衛登門!”
“如果在場的你們,誰自認守不住秘密,或者是經不住父母親朋盤問。我奉勸你們一句,最好是先打開門出去。否則,錦衣衛登門時,哪怕你爹是曹國公,那你們的命——也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