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從金陵到舊港的航行與澳洲到美洲的航行一對比,前者是在脖子深的池塘裡狗刨,後者就是丟長江裡,從金陵一路遊到太倉州去,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那日常航行,隻要不遭遇龍吸水、大風暴,其實就是喝喝茶,睡睡覺,甚至都不需要顧正臣站到甲板上指揮,船就到了舊港,那時候安排人學習聽故事,輕鬆愜意。
可這太平洋上,誰也沒這個精力與心神,整日顛簸就夠要人命了。
徐允恭也心疼羅貫中,這個老人差點沒了命,睡不好,休息跟不上,顛簸的時候還磕到了腦袋,說實話,他這種年紀的人登船著實為難他了。
不過現在看他,倒是精神不錯。
羅貫中的精神狀態確實很好,活了一輩子的人了,從小到老,一直渴望建功立業,渴望經曆更偉大、更悲壯的一切,哪怕是死亡!
可字裡行間的戰爭,終究沒有自己的身影。
這一次跟著顧正臣出海,是真正地參與到了一場又一場的戰鬥中!
這裡沒有金戈鐵馬,但有無儘的波濤洶湧,有致命的海浪猙獰,有奮起反抗的軍士,有敢於抗爭天威的將官!
所有的一切,都燃燒著血。
血熱了!
我羅貫中還年輕著,死不了!
若是不將這裡的故事寫出來,不將這悲壯的航行告訴世人,不將土豆、番薯背後的偉大講清楚,不甘心死!
受點傷,算不了什麼。
羅貫中仰頭看向主桅杆高處的瞭望塔,問道:“燕王還在那裡守著?”
徐允恭點頭:“在沒有發現美洲大陸之前,他不打算下來了。”
在那狹小的空間裡,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著實是難為他了。
羅貫中走至船舷側,看了看遠處的戰船,默默地數了數,眼神中浮現出些許悲傷,轉而低下頭看海水,自言自語:“這裡叫太平洋,東麵是美洲,西麵就是大明。你們順著海走,能到澳洲,也能到舊港,廣州,太倉州……”
邦邦——
朱棣猛地驚醒,聽著梆子聲,揉了揉酸澀的肩膀,站起身看了看夜色,對身旁的高令時道:“五更天了嗎?”
高令時放下了望遠鏡,對朱棣道:“五更了,但距離天亮還要一個時辰,燕王可以多睡會。”
朱棣將脖子上掛著的望遠鏡拿起,看了看周圍,依舊是茫茫一片海,歎了口氣:“你小子倒是有機會就鑽上來啊,先說好了,敢跟我搶第一個發現美洲的榮耀,我會在離開美洲之前,將你拴在山裡的一棵樹上。”
高令時打了個哆嗦。
娘的,這就是想將自己留在美洲啊。
我這身板,孤零零留在美洲,還不被土著給乾了?
果然,這個機會並不是什麼好機會,爬上來也沒自己多少榮耀。
不過高令時並不介意朱棣的威脅,而是裝著很憨厚的樣子說:“我隻是想得到第二個發現美洲的榮耀,還請燕王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