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一經問世,就轟動五城,短短三日,幾處店鋪接連售罄,出現了一糖難求的景象。
梁家、孫家想要將積存的白糖一口氣售賣出去,賺一大筆,可被顧正臣製止了,足量供應不如饑餓營銷,限量供應才能帶來熱度。
反道而行的經營策略讓孫炳、梁逢陽敬佩不已。
孫、梁兩家批量購置黑糖,成本很低,厘算清楚運輸、店鋪、關津、商稅、製白糖、經營等花銷,最終將一斤白糖定價六十六文,相當於市麵上兩斤黑糖的價。
物以稀為貴,定價偏高一些很正常。可明明是供不應求的局麵,舉人白糖始終沒漲過一文價,這就讓無數大戶、百姓稱讚不已。
商人趨利,但凡買的人多了,彆管是糧食,還是布匹,都會漲價。雖然無法將一塊饅頭賣到五十萬,但買不起餓死在外麵,商人是不會心疼的。
能做到買的人不少,價格不變的,這年頭隻有舉人白糖了。
梁家、孫家不是沒想過漲價,隻是顧正臣不讓。
顧正臣考慮的是,現在不是大明中後期商業相對繁榮,此時是開國初期,大明整體情況是物資匱乏,商業本身就存在著先天不足。
老朱給官員定的俸祿很低,一方麵有他的主觀意誌,但另一方麵,更是建立在明初國情之上。國家困難,百姓剛剛從戰亂中走出來,還沒恢複生產,給不了官員那麼多俸祿。
若白糖定價瘋狂漲價,一會失了口碑人心,日後再想深入民間就難了,二會讓白糖成為一類奢侈品,專供大戶勳貴。
老朱是一個節儉的人,絕不允許奢侈之風亂吹。以前打天下的時候,為了避免糧食浪費,曾下令禁釀酒,萬一他覺得白糖黑糖吃起來一個味,白糖價又過高,再來一波禁白糖,那就麻了。
還是安分做買賣最保險。
在白糖生意鋪開、製定好框架與基本策略之後,顧正臣就再沒過問生意上的事,也很少去縣城,留在大顏村讀書,聽顏老人嘮嗑。
顏老人身體雖不太好,卻很健談,拉著顧正臣的手就開始講:“何為風俗,天下之民,其剛柔、緩急、聲音不同,均係於水土之風氣,此為風。其好惡、取舍、動靜,皆無常態,是為俗。風起於地域,俗倡於上而成於下……”
古代時期,包括此時大明,老人就是寶,活的年歲越大,那就越寶貴,不需要你繳納幾十年的養老金,隻要你吃不起飯,朝廷養你。
如年過八十,每個月不僅有米有肉,還給酒喝。
老人是寶,朝廷贍養,不僅體現以孝立國,更重要的是,老人活得久,經曆的事多,經驗豐富,對家族內部,鄉裡地方,有話語權。
顏老人懂得很多,一輩子都凝在了話裡,教導著顧正臣為人要正,為臣要忠,為事要周。
黃昏。
一匹駿馬南麵而來,掀起煙塵,直奔滕縣縣衙,到了急遞鋪翻身下馬,急切地喊道:“朝廷文書,速報知縣。”
鋪頭聽聞,不敢怠慢,辦理好交接,立即呈報上去。
知縣李義接過文書,目光中透著期望的急切,縣丞金大車、主簿孫昂、師爺嚴彬也安靜地等待著。
這是吏部公文!
不用說,一定是察舉之人的任用文書!
嘩啦。
文書猛地合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