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顏注意到了朱標的動作,不由得暗自驚歎,太子除了麵對皇帝與宋濂時,很少如此正襟危坐,他竟為了一個不起眼的年輕人,做了這個動作。
此人到底是誰?
太子又是在哪裡遇到過此人,身為東宮賓客的自己,竟毫無所知!
梁貞冷笑地看著顧正臣,看你能說出個什麼花樣來。
顧正臣看向眾人,直言道:“你們諸位的治國之論皆是字字珠璣,令人敬佩。隻是我有點不同的看法,治國的目的是什麼?是國泰民安,是盛世宏圖,還是基業永存?治國一道,是寬,是嚴,是刑,是德,在我看來,並無太大關係!”
梁貞頓時笑出聲來:“嗬,聽聽,這算什麼說辭,太子殿下,如此之人,豈能坐在東宮中秋宴會之上,當叉出去!”
張昌等人也議論紛紛。
治國之道,怎麼可能與寬嚴、刑德無關?
此人空談妄談,若影響了太子,豈不是害太子行為不正,害大明施政無法?
盧德明站出來怒斥:“胡說八道,不知所雲!”
李希顏緊鎖眉頭,看了看朱標陰沉的臉色,開口製止眾人:“身為東宮賓客,太子諭德,連聽完他人說話的心氣、修養、耐性都沒有了嗎?都給我坐回去!”
梁貞、盧德明等人不敢與李希顏爭執,隻好退至一旁。
朱標看向顧正臣,嚴肅地開口:“繼續說。”
顧正臣微微點頭:“決定王朝之興衰,社稷之存亡的,是德政嗎?不是!是刑罰嗎?也不是。無論寬鬆還是嚴苛,都非是決定王朝國祚的關鍵。依我之見,大明的治國之道,就兩個字:吃飯!”
噗!
梁貞再次笑出聲來,忍不住譏笑:“吃飯,哈哈,可笑至極。敢問顧先生,誰讓你吃不起飯了?”
張昌搖頭:“吃飯就是治國,真是貽笑大方。”
盧德明嘖嘖兩聲:“治國之道,豈是如此粗鄙,顧先生若不懂什麼是治國,就不要談論,也省得徒增笑資。”
李希顏瞳孔微微一凝,在眾人的諷刺聲中保持著冷靜的思考。
他竟說治國之道是“吃飯”二字?
李希顏似乎抓到了什麼,卻怎麼都不明晰。
“吃飯,就是你的治國之道?”
朱標止住了眾人的聒噪,皺眉問。
顧正臣看向朱標,認真地點了點頭:“沒錯,這就是我心中的治國之道!民為國基、穀為民命。治國首要綱領,當以吃飯為大。須知天下萬民,所求不過是吃得起飯,吃得飽飯!若陛下能把天下人的飯碗填滿了,把天下人的肚子填飽了,他就是超越堯舜的帝王!”
“翻遍史書,諸位應看到,曆朝曆代之中,沒有百姓參與的造反,成不了氣候。而迫使百姓造反的根源,就是沒飯吃!百姓不會在意君主采取的是寬仁還是嚴苛之策,他們在意的是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安穩過日子。隻要讓他們有飯吃,他們就認為皇帝是聖明的君主,是仁慈的君主!”
“吃飯,就是治國最大的問題。解決了吃飯問題,無論是國富民強,還是巍巍盛世,威名遠播,不過是水漲船高,自然而來!諸位在此暢談仁政、德刑,不如多花點心思想想,如何讓百姓吃得起飯,如何讓百姓不餓肚子。”
李希顏深吸一口氣,這個顧正臣不簡單啊,將複雜的治國之道,簡化為吃飯二字,雖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但不得不承認,若當真讓所有百姓吃得飽飯,大部分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朱標肅然起身,微微點頭。
顧正臣說得沒錯,吃飯才是最大的治國問題。
想想自己老爹,他就是因為沒有飯吃才造反的!
試想當年,若他能吃得飽飯,家人不一個個活活餓死,老爹還會造反嗎?
不,不會!
大部分能活得下去的人,不會冒險做活不下去的事。
大明,就是一群吃不起飯的人,帶著一群赤貧的百姓,掀翻的元朝,開出來的新天地!
可轉眼之間。
朱標不得不承認,老百姓似乎被出賣了。
除了最初跟著老爹打天下的人成為了新的貴族,吃得飽飯之外,還有無數人沒有飯吃。而新貴族之所以吃飽飯,是因為他們拿的是百姓家的糧食。
不對,貴族不就應該欺壓百姓,百姓不就應該供養貴族嗎?
又不對,若是如此,大明和元朝又有什麼區彆?
皇室、勳貴、官員都在吃百姓,百姓在啃土地,若土地裡啃不出來糧食,百姓就沒飯吃,他們沒飯吃,皇室、勳貴、官員也沒飯吃,煎迫,搜刮,拿走百姓的一切……
這,這不就是元末的前車之轍?
在這一刻,朱標的認知發生了碰撞,有了疑惑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