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想要朕出錢,沒門(2 / 2)

留在朝中,不心點都不校

“那是——大都督府裡的沐英吧?”

吳琳眯著眼,看到沐英帶了兩個奇怪的護衛匆匆入宮。

顏希哲跟了幾步,看了看沐英等饒去向,有些疑惑地:“進了左順門,似乎去的是東宮。”

牛諒沒有多想,隻是平靜地:“沐英與太子算是兄弟,走近點合情合理,無需多揣測。我們需要考慮的,還是衙署內之事,走吧。”

華蓋殿。

朱元璋正在處理奏章,內侍稟報:“陛下,太子與大都督府同知沐英,聯沐府護衛張培、姚鎮,求見。”

“宣。”

朱元璋拿起毛筆,寫下“不準”兩個字,合攏奏折丟至一旁,抬頭看著走入殿內行禮的朱標、沐英等人,目光落在了張培、姚鎮身旁奇怪的包裹上,笑道:“都起來回話吧,張培、姚鎮,這就是那顧先生所的,可增後勤的戰術背包?”

張培肅然道:“陛下,此物便是顧先生設計的戰術背包。”

朱元璋饒有興趣地站起來,走至背包之前,見兩個水囊在外側,便取了出來,見還有口袋,便解開,取出裡麵的肉乾,糧食,將裡麵裝載的東西全都取出,看著一地的口糧物資,盤算了下,問道:“這些有多重,可支用幾日?”

張培道:“陛下,此背包可容納三十斤大米,十斤肉乾,兩斤水,還可將短劍配在底部,作行軍口糧,除水源外,可支用十日至十五日。”

朱元璋想了想,嗬嗬笑道:“朕還以為是什麼物件,感情這顧先生不過設計了個背簍,行軍打仗,用這種背包,不一樣是增重於兵,兵疲則無戰力,這種背包,並無用處。”

朱標與沐英對視一眼,默然不語。

朱元璋看向兩人,見兩人一臉不認可的樣子,笑道:“怎麼,朕錯了?”

朱標看向沐英,沐英隻好站了出來:“臣鬥膽請陛下親自一試。”

“哦,看來朕不試,你們是不答應了?”朱元璋笑了笑,看向張培:“來,給朕試試,若不能服朕,隻能明這物件,不過如此。”

張培並不慌亂,給朱元璋穿戴戰術背包,姚鎮在後麵托著,直至所有卡扣到位後,姚鎮了聲,才鬆開手退後。

朱元璋皺了皺眉:“莫要再托著了,這點力度,朕還是背得起。”

姚鎮連忙道:“陛下,已無人托舉。”

“嗯?”

朱元璋有些錯愕,轉過身看看,果是沒人托舉,走動幾步,感覺四十多斤的東西渾似三十斤不到,憑空少了許多重量!

“為何會如此?”

朱元璋感覺很奇怪,難道這個背包的東西放少了?

朱標拿出一份文書,恭謹地遞了過去:“父皇,顧先生在文書裡,這種戰術背包,可以將物資的重量分散在了肩、後背與胸前多處,從而顯得相對輕鬆,加之背包設計合理,長時間背負並不覺太累,戰時,軍士可背在身上急行前進,不亂陣型,不誤後勤。”

朱元璋接過文書,展開仔細看去。

文書中寫出了戰術背包的幾大好處:分散重量,保存體力;保障後勤,擊遠追遠等。當看到“標配戰術背包,半刻鐘可動大軍”時,朱元璋瞳孔微微一凝,終於心動。

一個背包,可容納基本口糧十日至十五日左右,若軍士人人都有戰術背包,隻需要一聲號令,那軍士便可立即背起背包,整隊出發,即刻踏上征程!

而不是一聲號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等一切都準備妥當,韃子已經搶完跑遠了。

賦予衛所軍士極強的機動性,這是朱元璋最看重的一點,他日地方上發生叛亂,收到軍情時,不需要再等待後勤,便可直接出兵討伐,將叛亂平定在初期,不使其擴散,傷及更多百姓!

戰術背包,它不是背簍,它有著不可忽視的軍事價值與作用!

朱元璋繼續看下去,當看到“戰術背包,當由句容百姓生產,戶部采買,十萬背包五千兩,臣請戶部撥給錢糧,即刻征巧婦縫製”時,鼻子都氣歪了,將文書丟在地上,大罵道:“豈有此理,這個顧正臣竟打起了戶部主意,此戰術背包乃是軍國重器,豈能做成買賣?想要朕出錢,沒門!這戰術背包朕要了,安排給皇後,遣人縫製!”

朱標低下頭,就知道是這個結果。

老爹打下都是白手起家,搶出來的下,讓他出錢買東西,難啊。

沐英猶豫了下,對朱元璋擔憂地:“陛下,顧先生多奇思巧技,所出主意、所製器物,看似不經意,卻能解大難題。若是這次朝廷白白收了這戰術背包,那日後再有什麼新奇主意,可未必會甘願拿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