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學習耽誤事的尚書(1 / 2)

句容。

顧正臣收到了太子朱標的信,信寫得相當豪邁,一句“拔劍迎風去,覓敵大雪飛”,頗有一股子出征的味道。

不過在顧正臣想來,此時朱標的真實情景應該是“哆嗦向北行,雙手凍瘡生”。

老朱對兒子們是相當的“照顧”,出遠門不允許皇子們乘轎子、坐馬車,而是騎行加步行,十裡路走多少裡,騎多少裡,這是有規定的,彆想在馬車裡一路唱歌一路吃“火鍋”去鳳陽……

當然,挨凍的不隻是朱大郎一個人,還有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與吳王朱橚。

此時的朱橚還沒有被改封為周王。

洪武三年,朱元璋以“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其諸子當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為由,一口氣封了十個王,除了九個兒子之外,還有一個從孫朱守謙,即朱文正的兒子。

這些藩王還沒有開始就藩,原因隻有一個,這群家夥還太小了,朱老四今年才十四歲。

大冬天去鳳陽,也虧得朱元璋想得出來。

大明可沒羽絨服,彆以為皇子就是貂皮大衣,一樣是尋常棉衣,即沒有圍脖,也沒有手套,雙手一抄,裹著棉衣就隻能麵對呼呼的北風了。

顧正臣同情朱標與朱老四等人,然後又添了一塊木頭,小火爐更暖和了,繼續繪製新式爐子的圖紙。

織造大院、裁縫大院可都是婦人,手一旦凍傷了,做工效率必會下降。

為了確保天冷不凍傷雙手,隻靠炭火盆子是不夠用的,而且這玩意燒久了之後,房間裡悶得很,讓人頭昏腦漲,若是燃燒不充分,還可能會引起中毒。

那裡畢竟人多,不像是縣衙二堂,平時就兩三個人,一個小火爐足夠了,空間大,時不時有人進出,不用擔心出事。

爐子的設計並不複雜,打造難度也不大,用泥巴加鐵皮也能糊出來,留個煙道,對接鐵管子,將煙排出房屋之外。

蜂窩煤的製造難度也不大,就是煤炭與黏土加水混合,弄個打蜂窩煤的工具便是了。

句容雖然不是煤炭主產區,但還是有些山出產煤礦的,比如灣山,這些年來也有煤炭運至縣城,隻是數量不多罷了。

數量不多,是因為開采人手有限,加上句容不是金陵,縣城中的人家很多燒柴,而不是煤炭。

不過在顧正臣的命令之下,二百餘人的隊伍便進入了山中。

匠作大院。

王鐵匠等一乾人麻木了,打了一輩子鐵,從來沒想到過,鐵還能如同擀餃子皮一樣,用石碾碾出鐵皮來……

鐵皮不算厚,用剪刀可以直接裁剪,然後敲敲打打,修好邊角,包裹在爐子外麵,然後將剩下的鐵皮卷起來,形成一個胳膊粗的長管子,中間需要兩個拐角,這個也簡單,敲就是了……

縣衙老爺還設計了一款水壺,可以直接蹲坐在火爐之上,不過這部分鐵皮得挑質量好的弄,不能漏了水。

當新式爐子搬入句容織造大院之後,得到了眾人一致好評,特彆是有了大量開水之後,婦人洗衣再也不需要用冷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