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顧正臣要掃盲(1 / 2)

教育是個大問題,對於大明開國初期的百姓而言,識字率極低,平均一百戶人家之中,能找出一個識字的就不錯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自孔子以“有教無類”開創平民教育至大明近兩千年來,華夏文明璀璨,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可在這些輝煌的背後,依舊是讀書人、士人階層的狂歡。

對於無數的百姓而言,他們不識字,更不會寫字。

顧正臣調查過句容百姓的情況,縣城之內的人家還好,能請得起先生,識幾個字的相對較多。可出了縣城,每個鄉裡中,能挑出五個識字寫字的就已經算是出類拔萃了,一些鄉裡甚至連一個識字的都沒有,連傳給文書通告,都需要聽清楚然後傳話。

百姓不識字,自然就看不懂朝廷告示,連告狀都找不到寫狀紙的人,加上不識字,不服管,遇到問題就能抗鋤頭,一些民風彪悍的地方,搶個礦都能動員幾千人手,打來打去打兩個月。

加大教育力度,可以解決很多民間矛盾問題,至少在抗鋤頭乾仗之前能坐一起聊聊,找官府協商協商,彆動不動就把人弄死弄殘。

再說了,識字好處多啊,多看看孔夫子和朱熹,也能少信幾個彌勒佛,小明王之類的,少點愚蠢、愚昧的舉動,有點毛病就說這是被鬼怪驚嚇,需要請神婆。

啟迪民智,知榮辱廉恥,提升大明子民榮耀感、凝聚力,都離不開識字,離不開教育。

顧正臣作為句容知縣,身上還兼任著“教育局局長”之職,“興教化”是知縣升遷考核的重要內容,馬虎不得,三成丁口識字、適齡兒童入學堂的計劃並非信口一說,而是早就經過慎重考慮確定下來的事。

麵對梁貞的奚落,顧正臣不以為然,伸手從瓜果盤裡拿起一顆紅棗,咬了一口,咀嚼著看向梁貞:“荀子在《勸學》之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句容不大,丁口萬餘,三年教導三千餘丁口識字讀書,未必不可行吧?”

梁貞見顧正臣反駁,站起身來:“孔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百姓愚鈍,豈是三年可治?依我看,顧先生想要教出三千丁口識字讀書,至少需要三十年。”

顧正臣將棗核擱在桌上,拿出手帕擦了擦手:“孔夫子在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之後,緊接著還說了一句‘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如今你尊孔道,緣何不願聽我之言而觀我之行,反而在此咄咄質疑,莫不是看孔夫子,隻看到了朽木與糞土之牆這幾個字?”

“你!”

梁貞頓時怒了起來,這話說得好像自己就是那朽木,那糞土之牆一樣。

“聽其言而觀其行,這是對的!”

宋濂張口,嗬嗬笑了笑,轉而問:“隻是,行略有方,方可行遠。隻是不知你有何方略?”

顧正臣肅然起身,行禮道:“簡單,唯掃盲而已。”

“掃盲,何為掃盲?”

宋濂有些驚訝。

朱標看向宋濂,在一旁解釋:“顧先生說,不識字之人看書,雙眼瞪之如盲,是為文盲。掃盲之意,是掃去文盲。”

宋濂連連點頭:“文盲,掃盲,嗬嗬,不錯,不錯。隻是這掃,用何方法來掃?”

顧正臣笑道:“自然是請來先生去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