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承擔風險,南周試點(2 / 2)

擱宋時,權貴大戶是不怎麼吃豬肉的。元朝更不用說了,一輩子吃羊肉長大的民族,不把羊肉帶過來自然是不算完的,羊肉依舊在元朝權貴菜譜中占據重要位置。

但在元末明初,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而發生改變的原因,是因為打架……

要知道宋代雖然憋屈,打的勝仗不多,但宋代不缺羊,那是因為遼、西夏在用羊來換取宋朝的各類物資。

遼甚至還想玩經濟戰,封鎖羊出口來削弱宋朝,隻是後來想了想,封鎖的不過是權貴的嘴巴,貌似沒多少效果,這才作罷。

元朝不缺羊肉,也是因為有牧場。

可輪到老朱了,轉圈一看,完了,牧場還在元廷手裡,王保保就在塞外啃羊肉呢,可偏偏這些羊,送不到大明手裡來。

養羊,尤其是供應大批量的羊,需要廣闊的牧場,可大明王朝的控製區,大部分是農耕地區,牧場本就不多,找到幾個不錯的牧場,還得拿去養馬,哪裡能拿去養羊……

羊數量銳減,而豬數量卻在增加。

食物供應情況的改變,似乎也改變了大明人的口味,偏向豬肉逐漸壓過偏向羊肉。就以句容縣城的情況來論,羊肉鋪子隻有兩家,而豬肉鋪子卻足足有八家。

再說了,羊一胎才生一兩隻,而豬一胎可以生十隻左右,據周茂說,嘉興府有母豬一胎產了十四個崽子。

從市場需求,從銷路,從養殖效益綜合考慮,養豬明顯強過養羊。

翌日。

南周裡長周喜、周科,老人周知早早到了縣衙,顧正臣簡單點卯處理了下文書,便將三人引至二堂。

落座,奉茶。

顧正臣看著忐忑不安的三人,笑了笑:“此番召你們來,並非問責,也非是南周出了事,而是本官有一件事選擇了南周,需要你們鼎力支持。”

老人周知連忙表態:“縣太爺但有吩咐,我等自是擁護與支持。”

顧正臣滿意地端起茶碗:“本官打算以南周為養殖試點,發動南周二百零八戶百姓,家家戶戶養豬。豬崽子縣衙已經差人去購置了,不日便會送來。”

“啊?”

周知傻眼,周喜與周科兩個裡長也目瞪口呆。

養豬?

還家家戶戶?

我的縣太爺啊,你這不是給我們添麻煩嘛,這再過一個月都要忙夏收了,大家都會忙著收拾地裡的莊稼,哪裡有什麼閒心思去養豬去,沒人手,沒精力啊。

周知見顧正臣不像是在開玩笑,緊張地說:“縣太爺,這養豬,如同家裡添了個娃,總需要人手照顧。當前夏收不遠,還要秋種,秋種之後還需要忙田地,待秋收之後,空閒下來也就到臘月裡了……”

周科連連點頭:“一年四季,百姓家中閒散時不過是冬日,大家可沒法子好好養豬,萬一養不好,死了,這豈不是虧大了。再說了,百姓家中無餘財,也置買不起豬崽。”

顧正臣品了一口茶,然後擱下茶碗,從桌案上取出一張紙張,遞了出去。

周喜見狀連忙接過,看了看之後,臉色微變,對周科、周知說:“縣太爺的意思是,豬崽子不需要百姓先出錢,縣衙以借貸的方式來賒給百姓,待豬賣出之後,償還豬崽子的錢便可。”

“借貸,這,這……”

周知很是為難。

現在百姓家好好的,憑空頭頂上多了一筆債務,這是誰也不想乾啊。

周知為難地看著顧正臣,見周喜歡、周科不敢直言,自己便壯著膽子說:“百姓家,恐怕沒人願意賒賬,欠貸。我看,這試點養殖,縣太爺不妨選其他村試試?”

顧正臣微微搖頭:“本官去過南周,南周西麵是一片荒蕪之地,雜草叢生,且有一片樹林,隻要搭一個大的圍欄,便可以將豬散養在內。再說了,這是本官給南周百姓的機會,不是給南周百姓的災難。一旦這一批豬養出來,不需要你們自己去找人售賣,縣衙按市價收下,保證百姓可以拿到錢。”

周科擔憂道:“可若是養不成,病死了,這豈不是成了百姓的債?”

顧正臣指了指周喜手中的紙張:“那上麵還寫著,但凡豬是病死,或是非人為因素死亡,借貸兩銷,不追責,不追債。”

“有這麼一條?”

周知看向周喜,有些不可思議。

若真如此,豈不是意味著風險全都由縣衙擔著,百姓隻管養豬,養出來還不愁賣,也不用擔心這期間豬病死?

周喜連忙將紙張遞給周知,重重點頭:“還真有這麼一條。”

顧正臣起身,走向周知等人,肅然道:“縣衙擔下了風險,現在就看南周是否有這個膽量做這養殖試點第一村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