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廢話,這麼多糧食,你賣給窮苦百姓?
想啥呢。
那裡的百姓不少人都要窮得吃不起飯了,哪裡來的錢去買糧食,虧你想的出來。
糧食隻能賣給大戶、富戶,這樣才能脫手變現,才能讓大量糧食進入受災區域,你也不想想,大戶手裡囤積的糧食越多,對百姓是好還是壞?
短時間來說,大戶囤積糧食的後果就是糧價瘋漲,大戶借此機會可以侵吞百姓的田產,大撈一筆。
可問題是,上元縣等地距離金陵不算遠,一旦到了地方縣衙無法控製米價,大戶又囤積居奇等待撈好處的時候,大批量的糧食便會在短短數日之內運抵。
大量糧食的進入,將會導致當地糧食暴跌,大戶隻能大量出手糧食以減少損失。說到底,送過去的糧食,最終還是會回到百姓手中,以低價的方式。
韓宜可不明白這個道理,以為顧正臣隻是鬼迷心竅。
顧正臣揉碎了道理給韓宜可解釋,甚至將供需與價格關係都講了出來。
費了一番口舌。
韓宜可終明白過來,卻依舊有些狐疑地看著顧正臣:“你確定不是為了發財?”
顧正臣無語。
發財?
這常平倉的糧食賣掉發財,你是指望老朱將我砍了吧。
“賣掉常平倉糧食是有綜合考慮的,首先,句容田畝並沒有遭遇旱災,五六月時,百姓糧食收成基本可以確定,較之往年並無大幅減產,這是我敢於賣掉常平倉糧食的底氣。”
顧正臣認真地說。
百姓有收成,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大規模災荒,哪怕是幾個月沒有常平倉,對句容百姓也沒什麼影響。
“其次,賣掉常平倉的糧食,縣庫拿到了一萬貫錢。現如今,句容百姓糧食收成過半,新的糧食下來,百姓必然會糶出一些糧食,縣衙可以用換來的錢來購置新糧,可以走一貫錢兩石米,如此一來,百姓得了實惠,不出兩個月,常平倉又將滿倉。”
韓宜可聽著顧正臣的話,在內心盤算了下,不由得有些驚愕。
這樣轉一圈的話,常平倉不僅沒任何損失,還可以用賣出去的一萬九千石糧食換來的一萬貫錢,購置兩萬石糧。
在這個過程中,百姓賣糧多賺了一點錢,而常平倉憑空又多弄出來一千石糧!也就是說,顧正臣似乎什麼都沒做,就給縣衙弄來了近五百貫收益!
“怎麼會這樣?”
複雜的計算與過多的曲折,讓韓宜可有些難以明悟,但仔細想想,顧正臣這樣做,對句容縣衙,對句容百姓,沒有任何損失,隻有好處!
“不可能這樣,怎麼好處都留給了你,總會有人吃虧吧?”
韓宜可追問。
顧正臣微微點了點頭,指了指西方位:“上元縣等地的大戶、富戶,還有來句容購置貨物的商人,他們做的好事。”
韓宜可深深吸了一口氣,沒想到顧正臣的局竟是如此之大,他的謀略算計,簡直是驚人!
顧正臣從一堆賬冊裡,將縣庫的賬冊拿了出來,遞給韓宜可:“你看東倉、西倉的賬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看,就看縣庫的賬冊。”
韓宜可接過賬冊,翻了兩頁,眉頭緊鎖,快速翻至後麵,目光從舊管(上期結餘)、新收(本期收入)、開除(本期支出)、實在(本期結存)條目中一一看過,落在了最後的“實在”數字上,不由得瞪大雙眼:“三萬五千八十二貫七百六十二文!怎麼可能,一個句容縣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多銀錢?”
不可思議!
哪怕是知府衙門的賬目,也找不到如此亮眼的存餘!
顧正臣輕鬆地說:“隻看賬目,句容縣確實算得上富裕,隻是在這賬目之中,還需要開除常平倉的一萬貫錢,另外還有尚未結給的三大院婦人與匠人銀錢,這賬目裡還有商人的墊付款,當然,佛門、道門和句容有緣,送來了點錢,也算到了裡麵……”
韓宜可低頭翻看著賬冊,滿是不可思議:“這就是你的治理之道!顧知縣,你當真能讓句容百姓吃飽飯嗎?”
顧正臣歎了一口氣:“讓百姓吃飽飯是我渴望的盛世之夢。去年中秋在東宮留下吃飯論,多少有些年少輕狂。深入到句容與百姓之家才發現,想要讓百姓吃飽飯,是極不容易之事。解決幾百戶的溫飽,我可以做到,可解決幾千戶,上萬戶的溫飽,難!”
韓宜可收起賬冊,看著沒有迷失的顧正臣,深施一禮:“韓某先前急切,言語無狀,多有錯怪,還請顧知縣見諒。”
顧正臣抬手,將作揖的韓宜可扶起來:“你是為民心切,這事好事,何來怪罪之有。”
韓宜可將賬冊放回桌案,原本嚴肅地臉色轉而消失不見,平和地對顧正臣問:“賬冊我就不看了,隻是養廉銀之事,是否有些偏離讀書人的氣節了?君子固窮,清廉乃為本分,緣何還要設養廉銀?以財養廉,到底是廉,還是不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