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馬皇後的進諫(1 / 2)

朱元璋的大度,緩解了文官集體對顧正臣的“敵意”,原本看顧正臣不順眼的官員也不禁汗顏。

當然,汗顏隻是這一刻的真實情緒,改天需要的時候,他們一樣會對顧正臣唾沫橫飛。但至少有部分官員開始認真反思,針對顧正臣到底是出於自身以為的正義,還是出於長官秉承的正義。

無論其他官員怎麼想,朱元璋幫助顧正臣度過了這一次彈劾風波,文官集體也很“買賬”不再追究。

坤寧宮。

馬皇後吩咐內侍點數清楚金銀,然後造冊封箱。

朱元璋走進來時,內侍與宮女正忙碌著,一箱箱金銀被整整齊齊擺放在院中,一旁還有女官記錄,然後與拿來的賬冊核對。

馬皇後聽到行禮聲,走出來含笑行禮。

朱元璋上前一步,將馬皇後扶起,笑道:“妹子,這裡有多少金銀,可盤算清楚了?”

馬皇後命人取來賬冊,交給朱元璋:“已經點數了黃金四千兩,白銀十二萬兩。真不敢相信,顧正臣出去一趟竟可以弄來如此多財富。”

朱元璋走到一個箱子旁,看著裡麵金燦燦的黃金,笑道:“妹子以為這些金銀全是那小子賺來的?”

馬皇後愣了下,問道:“難道不是?”

朱元璋嗬嗬搖頭:“這裡麵的黃金白銀,很多都是占城國從安南國升龍城裡搬出來的。占城國國王見是大明水師護航商隊,親自到了港口,還帶了不少軍隊,你說這是為何?”

馬皇後明白過來。

大明水師船隊到了占城國,對占城國國王來說,很可能就兩種情況:

其一,大明認為安南國被欺負了,所以準備和安南國聯手欺負占城國。

其二,大明認為占城國一再派使臣到金陵說委屈,想要幫助占城國,給占城國撐撐場麵,讓安南國收斂收斂。

無論占城國王怎麼想,都會送出錢財。

馬皇後聰慧,想明白之後,卻不動聲色,問道:“妾身怎懂得那麼遠的事,陛下快說說其中玄機。”

朱元璋與馬皇後在一起二十多年,見她眉頭從微蹙到舒展開來,哈哈大笑:“妹子明明知道,卻偏偏不言。這些財富,與其說是占城國國王阿答阿者(製蓬峨)買走泉州府貨物,不如說是買個安心。”

“隨行軍士奏報,阿答阿者是一個有為之主,有意讓占城國昌盛起來。他不敢在這個關鍵時刻得罪大明,甚至選擇交出大量金銀財寶,以告訴朕占城國對大明的臣服態度。這些金銀,本來就是朕的。”

馬皇後溫婉一笑:“顧正臣能預料到阿答阿者的心態,帶回來這些金銀,也算是為陛下立下了大功。”

朱元璋想起什麼,哼了聲:“這小子就是個不省心的,妹子有所不知,他在泉州府收了個師爺名作李承義,此人隨商隊出海之後,竟然停留在了占城國,成為了阿答阿者的謀士!如今占城國與安南國說不得還會有紛爭。若不是李承義與顧正臣沒什麼羈絆,加上喪父之後心灰意冷,朕都懷疑是不是顧小子暗中指使,想要禍亂安南與占城國。”

馬皇後跟著朱元璋進入房中,倒了一杯溫茶:“顧正臣還是個孩子,哪裡有那麼多心思,再說了,有這麼多黃金白銀,不正解了陛下憂難。”

朱元璋點了點頭。

前幾日顧正臣委托太子傳來一份秘奏文書,說起大明錢莊一旦發行寶鈔,存在一種極端可能:

擠兌風潮。

即有人拿著大量的寶鈔蜂擁而入兌換金銀銅,大明錢莊因儲備金銀不足無法兌換,從而損害寶鈔信用。

而為了避免這種風潮出現,就必須手握大量金銀,將金銀儲備做到位。顧正臣送來的金銀數量雖是不多,可也不在少數,加上戶部這次分錢,實際上是折合成糧食之後發出去,戶部需要銀錢給錢莊做支撐,不可能將銀錢發出去。

金銀儲備已基本完善,加上朝廷控製的金礦、銀礦正在加快開采,去年鑄造了大量銅錢,發行寶鈔的條件已接近成熟。

朱元璋接過茶碗品了口,道:“這小子辦事確實對朕胃口,他提出的四腳賬冊,戶部正在研究,朕微服私訪,找商鋪掌櫃問過,他們說這四腳賬冊新奇好用,極適合做賬。檢校說,看過這賬冊的掌櫃現在已經改用了這類賬冊。”

“用不了多久,戶部便會上書請旨推行這類賬冊。他還認為眼下朝廷天下賬目核算方式存在問題,太過疲勞胥吏與地方。朕仔細想了想,找了戶部官員問話,確係如此,日後賬目核算,完全可以縣歸府管,府歸行省管,戶部負責行省賬目總稽查,並派遣官吏深入府縣查看是否賬目有誤便可。”

“沒必要讓每一個府州縣每年都派遣吏員、百姓解送兩稅,核對賬目。朝廷抓行省,行省抓府,府抓州縣,層層監管,輔以禦史等暗訪盤查,天下賬目可清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