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修易和三公主突然回來,讓文昌侯府一下就變得熱鬨起來,曾嬤嬤和石嬤嬤更是滿心歡喜的圍著小文靜,滿是寵溺。
三公主看著自己這個小女兒,也是無奈,這麼多人寵著慣著,將來也不知道該驕縱成什麼樣,自己可得盯緊些,千萬彆長歪了。
禦書房裡,皇帝一聽李逸回來了,正在宮門口等著傳喚,便讓人趕緊把人領進來。
到了近前,李逸恭敬行禮。
幾個月不見,皇帝覺得自己這大侄子的性子越發的沉穩了,哎,為啥不是他的兒子呢?
要不,傳位給侄子是不是也可行?
但是自己還有好多兒子,隻怕……
哎。
皇帝自己琢磨半天,最後看了一眼跪在殿前的侄子,深深地歎了口氣。
“免禮吧。”
“謝陛下。”李逸起身,便開始回稟臨州水患之事。
口述和李逸送來的折子上所寫也相差無幾,隻是口述更為詳細一些。
皇帝也問了幾個問題,對他的處理方式十分的讚賞,這都無需在曆練,直接扔到不管是哪個職位上都足以能擔大任了。
可這小子,偏偏跟他說什麼心無大誌,隻想跟他父王一樣當個閒散郡王便夠了。
簡直氣人得很。
“此番去臨州,可還有其他收獲?”皇帝問。
李逸行禮:“回陛下,臣從臨州帶回一樣東西,是臨州百姓托臣送與陛下的。”
“哦?何物?”皇帝好奇什麼東西,畢竟李逸前麵也沒提過。
李逸得了皇帝允許,才讓德順帶著人捧上來一個足有一人高的長條盒子。
皇帝給餘明旺使了個眼色,餘明旺恭敬上前打開,當看到裡麵的東西時,餘明旺瞳孔一縮,滿是震驚。
“陛下,是萬民傘。”
皇帝一聽,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快步走到了跟前,隻見長條形的木盒裡靜靜地躺著一把打傘,足有一人之高,傘折疊,上麵隱隱可見筆墨和手印,密密麻麻。
他伸出手,卻不敢觸碰。
世人都說他謀朝篡位,都說他皇位來路不正,殺兄奪位,流放其他兄弟。
可誰又知道,兄長殘暴,家國不保,他也是被逼無奈啊。
而且他登基之後,興修水利,造福百姓,減免賦稅,為的便是將從前被兄長虧空的安南國慢慢的拯救回來。
可即使如此,依然有人背後會罵他不義之徒,是亂臣賊子。
一把萬民傘並不貴重,可以說這把傘就是用最普通的傘麵和竹子做的,可它代表的意義,卻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
這不是一把簡簡單單的傘。
這是百姓們對他這個君王的認可,追崇和敬仰。
他從前聽過萬民傘,那是百姓們的認可和追崇,往前翻去,曆史上也隻有寥寥幾人有。
而如今,自己也有了。
皇帝甚至有些想哭,就像是努力了許久終於得到了認可的孩子一把,雙眼酸澀。
“這是臨州百姓送給您的禮物,他們說您是明君,他們還給您立了長生排位供奉,願您身體康健,安南國力強盛。”李逸緩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