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漢看著那些伴隨著這套老房子多年的木頭們,揮了揮手,指會文家的男丁們:“你們把這些都搬回家去。”
幾個人吭哧吭哧的開始往回搬木頭,文老漢就站在廢墟旁邊,看著他們開始整理,看著王老三開始帶人丈量,畫線,規劃出院子的格局。
文瑤好奇的留在旁邊看熱鬨,她的室內結構圖已經畫好了,也給王老三看過了,也研究了挺久,終於確定了一個最終的蓋房方案。
王老三也是頭一回蓋文瑤要的這種房子,雖然和他們平時蓋的房子有些不一樣的地方,但是個人過各家的日子,他也不好對人家指手畫腳的。
雇主說蓋什麼樣,他們就蓋什麼樣就行了。
“瑤瑤,奶奶讓你回去做飯呢。”搬木頭回來的文農喊了一聲文瑤。
文瑤正領著大頭在自家的廢墟上‘監工’,聽見喊聲應了一聲就牽著大頭往回走。
一路上,大頭一步三回頭。
文瑤將他的反應看在眼裡,手牽的緊了緊,道:“舍不得?”
畢竟大頭從出生就在這個小破院子裡,他僅有的記憶也都在這裡產生的,對房子產生依戀和不舍也正常。
大頭沒有否認,點了點頭。
文瑤薅了一把他的小腦袋,道:“小傻瓜,咱們現在是在蓋新房子,以後我們家也能住上大大的新房子了,就再也不用擔心下雨漏水,刮風掀了房頂,還有房子會塌了。”
“嗯,住新房。”大頭最後回頭看了一眼,再回頭時,眼裡的不舍和依戀已經消失不見了。
雖然都是一個村的,但是中午文家是管飯的,飯菜不用太精細,有點油水,能管飽就行。
羅氏現在是手裡有地底氣足,那大粗麵饅頭一個個的比成年男人的拳頭還大,也算是下足了本錢,再配上她自己醃的蘿卜小菜,炒上一個帶油水的配菜,便已經是很好的夥食了。
自從文修易的攤子上羅氏做的醃菜大受歡迎之後,文家地窖裡的壇子就變多了,所以這蘿卜小菜的,管夠。
從第一天開工過後,後麵就不用怎麼盯著了,文修易就帶著文農繼續回碼頭擺攤,文俊學醫,文瑤依然三天兩頭的去幫彆人做掌廚,文老漢一個負責盯著蓋房子的進度,一個負責留在家裡帶孩子,主持全局。
就這麼過了半個月,新房那邊已經有了基本的框架,遠遠看去已經能看出來點院子的型了。
這天文修易和文農文俊從城裡回來,文老漢趁著吃飯的時候宣布了一件事。
“還有二十多天就要過年了,山背後的那十多畝地,找個時間得去翻翻土,漚點肥,這樣開春才好下種,老大碼頭那邊的生意不能斷,小俊金大夫那也不能不去,除了他們倆和文農,其他人從明天開始,就給我下地乾活。”
文老漢說完,眾人吃飯的動作就是一頓,就連一向喜歡和文老漢對著乾的羅氏都沒有開口說話,顯然是和文老漢商量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