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瑤湊到老太太耳邊低語了幾句,老太太先是一愣,不敢置信地問:“你說真的?”
文瑤點頭:“李逸親自說的,錯不了。”
羅氏呆愣了半天,隨即放下碗筷就往外走。
“奶,你乾嘛去。”文瑤追了上去。
沒多久文家出雙倍工錢,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把隔壁新房蓋好的事就在村裡傳開了。
誰也不知道文家咋就突然這麼著急,隻是有雙倍的工錢,誰還能嫌多啊。
不僅如此,為了能更快的把房子蓋好,文家還多招了好些工人乾活。
羅氏說了,隻要他們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他們家這房子給蓋好,那這段時間就不光雙倍的工錢,還管中午和晚上兩頓飯。
就這樣,羅氏還擔心怕來不及,不停地跟文瑤確定,這是鴿子飛得快,還是來宣旨的人走得快。
文瑤安慰老太太,這宮裡宣旨的規矩多了去了,李逸肯定是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就給他們送來了,等到那邊準備好出發的時候,她這都已經收到消息了。
老太太想風風光光的迎接聖旨,那宅子就必須得趕緊蓋好。
至於文老漢,他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
文家其他人的意見就更不重要了,所以羅氏壓根就沒讓文瑤和文修易把這件事告訴他們。
雖然如此,但對於這種事一家人也是一點經驗都沒有的,隻能求助有經驗的人。
文修易帶著文瑤找到邱掌櫃,邱掌櫃對此事並不意外。
“文兄,我早就說過,你所做的,將是能改變安南國的大事,你所有的福報都在後麵,這不就來了。”邱誌很高興,他雖不在官場,但依然替好友高興,文修易這樣的人才,本就不該被埋沒。
隻是,如此一來,多多少少肯定會觸及某些人的一些利益,畢竟糧食一旦增產,就表示糧食將不會成為某些人手裡的籌碼,一旦安南國的百姓再不愁吃穿,必然會威脅到一些人的利益,如此一來,文修易必然會被針對。
隻是邱誌根本就不擔心這點,畢竟此時此刻,站在文修易背後的人,是那與天同齊的那位。
文修易隻是想讓百姓們吃飽飯,不再餓肚子,他從未想過自己做這些能從中得到什麼,隻是能得到認可,他心裡還是開心的。
“福報不福報的,也不求那些了,我就是想問問,這萬一真的來了聖旨,我該做些啥?”關鍵是他也不懂啊。
邱誌摸了摸自己的胡須,道:“陛下聖明,安南發展至此,也跟陛下一向推崇仁政有關,我們的陛下,是個心係百姓的人,對你這樣有才之人,陛下隻會珍惜,你隻管將心態放平,安心等著聖旨來就是了。
至於要做什麼,什麼也不用做,你雖有秀才功名,卻也隻是個普通百姓,若是你準備的太過齊全,反倒不好。”
既然邱掌櫃都這麼說了,文修易也回過神來,也確實是自己太緊張了,不就是張聖旨嘛,來了接了就是。
之後的日子,文修易雖然每天看起來很正常,但隻有文瑤和文俊知道,他們爹心裡緊張著呢。
十天後,文老漢他們的新房蓋好了,隻不過裡麵的細節還沒弄,門窗什麼的也隻能勉強將靠近路邊的先裝上,大門做了個新的,反正門一關,誰也看不出來裡麵啥樣,但是一打眼看過來,這也是個新宅子,不像之前那樣東一塊西一塊的亂七八糟了。
也就是房子才剛蓋好收拾乾淨,縣太爺就派人來了,隻通知文家準備好,京城來的使團已經到了縣城安頓,第二天就會來古桐村了。
一直被瞞著的文家其他人這時候才知道,他們的大哥/大伯,竟然種地真的種出名堂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