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夫人就更沒意見了。
就這樣,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了。
第二天,邱家父子便帶著聘禮單子拉著謝家當初給的聘禮去了謝家,已經沒有了的東西,比如聘禮裡的那些活物,全部折了現銀,悉數被扔在了謝家門口。
要不是邱老夫人警告他們這個時候彆節外生枝,這父子倆非得把謝玉山再給打一頓不可。
這事很快就傳開,又成了雲霧鎮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氣的謝玉山又是好幾天沒出門,謝老夫人更是每天都在家裡咒罵文家和邱家。
緊跟著,突然被封官的文修易要辦認親宴的事就在周邊傳開了,不光是雲霧鎮上那些有頭有臉的人家,就連府城那邊都收到了消息。
陳縣令不愧是拿捏人心的老手了,起初兩天就是寫了幾張帖子送出去,邀請的都是那些跟他關係還過得去的人,送出去的帖子也不多,也就十來家。
而且大家一看,居然是將宴設在自家村子裡的房子,不少人就不太想去了。
誰也不想自降身份去個村子裡參加村宴,那不是丟自己的臉嘛。
有些人家當即就把邀請給回了,謊稱自己沒時間或者是有彆的事給衝突了,要麼就是外出了。
陳縣令也不意外,又等了兩天,沒人來送還帖子了,才有意無意的透露出些小道消息,最後也不知道是哪家傳出去的,說福王世子也住在文家,跟文家的關係可好了。
這下,原本就打算給陳縣令一個麵子赴宴的那幾家滿是驚訝,但很快就明白了陳縣令的用意,心裡彆提多慶幸了,還沒來得及送還帖子的幾家更是萬幸,幸好多觀察了些日子。
而那些送還了帖子的人家可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後悔的不行,眼巴巴的來找陳縣令,想把帖子要回去,這下,陳縣令那是一個也不給了。
除了這些主動邀請的人,那些沒邀請的人收到消息的都想方設法的和陳縣令套近乎,還有不少人往陳縣令家送禮,就是為了得上一張帖子。
這段時間陳縣令收禮都收到手軟。
倒是縣令夫人很擔心,怕他這樣會把福王世子和文修易給得罪了,到時候收不了場。
陳縣令卻放心的很。
這一開始要邀請哪些人他早就跟文修易和李逸那邊報備過了,哪些人有些什麼影響力,早就扒拉清楚了,都是他們覺得將來推廣新糧的時候能用得著的人。
若是縣令夫人觀察再仔細些,便會發現,這些來送禮的或者套近乎的,陳縣令也不是誰家都給帖子的。
他為了文修易的一個大餅,又是勞民又是傷財的,總得撈點好處回來啊,不然真的連棺材本都沒了。
而且,陳縣令還大筆一揮,直接給古桐村撥了一筆錢,好好把從官道到村子的這節路給修一修,就連村裡的主路都順便修了一下,一路修到文修易家門口。
文修易打趣他說他以權謀私,陳縣令卻義正言辭的說修路是為了更好的運送新糧。
那義正言辭的模樣,文修易差點都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