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討論,皇帝李二最終拍板:“茂公說的對,實力才是最好的長城。高句麗淵蓋蘇文不可一世,手握二十萬新兵就敢猖狂來襲,可最後如何?還沒看到我們的四十萬大軍,僅僅是聽說我們募集到四十萬新兵,他就已經嚇得望風而逃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勞師動眾空耗人力了。跟新兵宣傳一下,說高句麗望風而逃,自願獻上國內城和烏骨城求和,朝廷已經允了,大家可以回去準備秋收了。”
“我方人員分出四萬,烏骨城、國內城各駐兵兩萬。其他人繼續回去各個城池做城管,因為此次聚將支援,城管被抽調到前線,各個城池肯定有出問題的地方,這就是隱患,大家回去先把隱患消除。”
這時李績不解的問道:“陛下,既然不打了,那我們要不要考慮撤兵呢?畢竟將士們出來兩年了……”
李二沉默了。
這次沉默的時間比較久。
下麵的人已經吵了起來,現在回去?萬一高句麗卷土重來,二十萬大軍入侵,那我們難道再回來打?不能因為高句麗一句話,我們就草草撤兵了。
李績的意思是,既然這次四十萬大軍已經招募上來了,那就可以從本地這些人選拔出一批能打的兵士,四十萬至少能挑出十萬強兵,稍加訓練就是精兵。有了這些人駐紮國內城和烏骨城守護,就不怕高句麗反複無常了。
訓練本地人?
能信得過嗎?他們才歸順一年多,萬一我們撤兵了,他們有人跟高句麗暗通款曲……原本就是高句麗的民眾,一個不好被人策反回去,嗬嗬,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侯君集這個質疑,李績沉默了,他承認自己疏忽了,雖然現在民眾呼聲很高,但人心思變,他們跟高句麗血脈相連,心懷舊主這種事,誰敢賭?
大家沒有吵出結果,於是所有人不約而同的看向了皇帝。
皇帝也想通了心中的擔憂,抬起頭來認真的說道:“諸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朕以為,吃到嘴裡的肉,沒有吐出去的道理。雖然冠軍侯算定了高句麗的滅亡,但事無絕對,我們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立刻撤兵是不行的。”
眾人點了點頭。
可皇帝話鋒一轉,“茂公說的,士卒思鄉也是實情,我們需要認真考慮。”
“但解決思鄉之情,未必隻有回去才能解決。”
“哦?陛下的意思是,家書?”有人不解道。
李二擺手笑道:“家書不行,我們出征兩年了,將士們也時常回寄家書,所以此法隻能緩解,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嗬嗬,不賣關子了,除了讓士兵們回去,我們是不是可以讓他們的家人過來呢?”
啊?
這、這是什麼方法?大家集體懵逼。
沒聽說過,家中有人在外出征,互相思念了,把士兵的家人全都接來?這……
這時,反應快的李績猜到了,試探著問道:“陛下莫非是想讓一部分士卒在這裡安家?”
李二哈哈大笑道:“不錯,知我者,茂公也!”
“打下來這麼大的領土,沒人鎮守不行。雖然我們滅儘了當地貴族,也收獲了看似所有的民心。但畢竟沒經過我們的教化,不能完全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