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1 / 2)

臨安不夜侯 月關 7569 字 2個月前

李夫人從轎簾兒輕輕掀動的縫隙裡,看著楊沅隨轎而行的身影,

想到這少年郎為了迎娶一個孀居的小婦人,竟如此絞儘腦汁,不由暗生讚許。

“倒是一個多情多義的小郎君,合該妾身助他一臂之力,促成這樁好姻緣!”

至於說楊沅想把丹娘包裝的高貴一些,以此贏得父親的同意,雖然有欺騙之嫌,但隻要用心是好的,李夫人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這個時代雖然沒有“包裝”這個詞,但包裝這種事,卻是古已有之了。

薑子牙渭水直釣,陳子昂當眾摔琴、盧藏用歸隱南山,不都是包裝、都是炒作麼?

古人早已深諳此道了,而且玩的花樣百出。

隻要你包裝自己不是拿來害彆人,又有什麼關係呢?

就拿她自己來說,當初若非李媽媽不惜千金,遍邀汴京名士,為她吟詩作賦,

她又怎會在豆蔻十三的年紀,就成了“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的東京上廳行首?

李媽媽是個有大魄力的女人,在她小小年紀的時候,便豪賭了她的未來,

李媽媽擔著破家之險,豪擲千金為酬,請名士為她賦詞。

因此,便有了張先的《師師令》,秦觀的《一叢花》,晏幾道的《生查子》,也有了周邦彥的《玉蘭兒》……

十三歲的她,就此名滿天下……

李媽媽的大魄力,獲得了千百倍的回報,

而她呢?她也贏得了“東京上廳行首”的美譽,也得了任俠好義“飛將軍”的美名。

可是今日之人隻記得當年東京上廳行首的美貌,又有幾人記得她任俠好義更勝須眉的壯舉?

金人南侵時,她曾捐獻重金犒賞抗金將士,不想她捐出的錢財,卻被大奸臣梁師成給貪墨了。

師師忍著怒氣又捐了一筆,梁師成居然再次伸手貪墨。

師師姑娘大怒,她又拿出了一筆重金。

但這一次卻不是捐給朝廷,而是廣聘天下豪傑,刺殺太尉梁師成!

也就是那個時候,她結識了那個毛遂自薦的燕姓遊俠兒。

可惜梁師成身邊高手眾多,刺殺終未取得成功。

當朝太尉,貪你倆錢兒怎麼了?你竟敢買凶刺殺本官?

梁太尉氣勢洶洶地要出手碾死這隻不識趣的螻蟻。

但李師師是何等慧黠的女子,她早就留了後手。

一個官家微服出宮,臨幸師師姑娘的傳聞,迅速在東京汴梁流傳開來。

誰也不知其真假,可誰又敢斷定它是假的?

更沒有人敢去向天子求證。

於是,“刺梁案”雖在民間鬨得沸沸揚揚,上麵諸公卻是三緘其口。

師師姑娘終得無恙,梁太尉一手指頭都沒敢動她。

但是,你以為事情到此就算了?當然不可能。

女人若是恨上了一個人,隻要再給她一個機會,她絕不會放棄。

宋欽宗繼位,六大奸受懲時,梁師成被貶出東京,流放外地。

可是梁師成被押解到開封西南八角鎮時,就被押送的差役擊殺了。

擊殺他的差役,就是師師姑娘買通的人手!

幾個月後,汴梁淪陷。

宋國太宰張邦昌被金人扶持為“大楚”皇帝,師師姑娘又出重金,讓那燕姓遊俠招募江湖豪傑刺殺偽帝,

這一遭失敗以後,“官家私幸李師師”的傳聞也保不住她了,她隻能離開。

燕姓遊俠兒正是在護送她南渡的時候,被金人的漫天飛羽射落於滾滾波濤之中。

時人曾雲:李師師慷慨飛揚,有丈夫氣,以俠名傾一時,人稱‘飛將軍‘。

但這番評論出來時,她還不曾刺殺梁太尉,更不曾刺殺張偽帝。

可見她平時為人,便十分的豪爽,有任俠之風。

與大漢飛將軍李廣相比,他們兩個身份地位一個在天一個地,可愛國之心又何分高下呢?

師師自問比起慷慨義氣,她東京李師師絲毫也不遜於京口的梁紅玉。

但梁紅玉身邊有個知己韓世忠,相伴了一生。

她李師師卻是孑然一身,青燈寒燭讀南華……

……

“水雲間”酒家,丹娘托著香腮,正趴在櫃台後麵昏昏欲睡。

午後清閒,店裡一片清靜。

遠處蟬鳴不斷,那是今夏知了的第一波歡唱。

忽然,丹娘若有所覺,她驀然抬頭,就看見方才夢裡所見的楊大官人,正活生生地站在她的麵前。

丹娘隻是一喜,還不等她說話,便注意到了站在楊大官人旁邊的美婦人。

李夫人恬淡嫻雅地站在那裡,不言也未動。

可丹娘一眼看去,卻覺得她全身每一處都仿佛在動。

她的眼波溫溫柔柔的,簡直能叫人心甘情願地溺死在裡麵。

丹娘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個美人,可是看到李夫人時,竟然生出一絲自慚形穢的感覺。

丹娘心中登時警鈴大做,她是誰,為什麼會站在楊大官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