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劇透李治的未來,李世民的懷疑(2 / 2)

聞言,李世民還沒有什麼反應,崔遠就先白了嬴政一眼。

雖然這番話看似是在提醒,但崔員怎麼也覺得,這是政哥在故意拱火。

他這是在看熱鬨,不嫌事大啊!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客氣了。”

說著,他就指向了一旁忐忑不安的李治,認真道:“崔神仙,朕想要知道稚奴未來這個皇帝,會當的怎麼樣?”

“有什麼人?什麼事情會成為稚奴的障礙?”

這是一個很平常的問題,畢竟就算是民間的父母也都會關心孩子,更彆說是在皇家了。

得知自己馬上就要離去的李世民,隻想要趁著這段最後的時間,幫助李治鏟除異己,消滅所有危險因素,坐穩這個至高皇位。

“李二陛下,關於這個……”

崔遠正要回答,但卻被著急的李治一把出聲打斷:“父皇,兒臣覺得這個問題真沒有必要問!”

“因為無論未來會遇到什麼阻礙,兒臣都會謹記父皇的教誨,以《帝範》為榜,努力做好一個皇帝。”

“如果父皇你將這些阻礙鏟除了,雖然會讓兒臣登基之後的掌權順利不少,但卻也會讓兒臣失去磨練的契機啊!”

“對於兒臣而言,這不一定是好事!”

李治說的十分有道理,目光堅定。

完全是一副完全不在意未來會有什麼阻礙,隻想要自己獨自麵度,問心無愧的坦然模樣!

挺著胸,整個人更是顯得無比偉岸!

李世民感動,不愧是他的第三子,比自己想得還要出色。

本以為李治也就是個守成的君王,萬萬沒想到他的心氣竟然比天還要高啊!

“稚奴,沒想到你竟然如此懂事!”

“好!父皇聽你的,父皇不問了。”

李世民落淚,有如此懂事聰慧的繼承人,自己這個當父親的還有什麼其它奢望呢?

看著這父子和睦的一幕,嬴政和崔遠沒有說話。

倒是拿到玉佩後,一直沒有說話的嬴陰蔓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笑了出來!

“嘻嘻~”

“大唐太子,你這個反應真的好熟悉啊!”

李治錯愕回頭:“九公主,你怎麼就熟悉了?”

難不成自己這番話,九公主也說過?

嬴陰蔓繼續笑著道:“就是和我以前吃了零嘴,結果被娘親發現,然後死不承認的模樣好像哦~”

李治的神色立刻僵硬,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崔遠和嬴政見狀都是相視一笑。

這個大唐太子的段位,貌似不怎麼高的模樣。

不過也正常,畢竟現在的他還沒有登基。

此刻的李世民,也察覺到了不對勁。

雖然因為年紀大了,外加吃太多毒仙丹,導致他的判斷力下降,但不代表他就徹底老糊塗了。

聽到嬴陰蔓如此明顯的提示,他立刻反應了過去。

的確,雖然李治說的似乎十分合情合理,但是從另外一方麵來講,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心虛?

“稚奴,你是在害怕什麼嗎?”

李世民雙眼微微一眯,眼神懷疑,嚇得李治後背一陣冷汗直冒,連忙搖頭:“沒有!父皇,兒臣又怎麼會對你有隱瞞?”

李世民更加皺眉。

直覺告訴他,李治肯定有什麼事情瞞著自己。

而且這件事情似乎還十分嚴重,以至於李治完全不敢讓自己知曉一丁點的地步。

但是無論他怎麼去聯想,都想不通到底是什麼事情,能讓李治如此緊張。

現在大唐早已是萬邦之國,自己也是天可汗,朝堂之內,雖然世家勢力依舊強大。

但有了清河崔氏的前車之鑒,那些世家們現在全都不敢再放肆,皇權空前鞏固。

至於那些臣服的國度,也全都是因為大唐的武力而臣服,而不是一些招搖撞騙,想要騙取自己回禮的垃圾。

這種情況下,李治到底還有什麼秘密,非要瞞著自己?

“陛下,我們還是說回剛才的問題吧。”

崔遠出聲,將李世民的思緒引導了回來:“請問,你要我繼續回答嗎?”

“繼續!”

李世民再沒有理會李治的瘋狂搖頭,語氣堅定地要崔遠繼續回答:“崔神仙,請你把答案說出來吧。”

“好!首先,我就說一下李治這個皇帝當得怎麼樣吧。”

崔遠點頭,開始講述自己所知道的曆史:“這一點李二陛下你其實可以很放心,你有一個很了不起的兒子。”

“在原本的曆史上,你駕崩在含鳳殿,李治繼位後,他沒有擅作主張,而是繼續執行你生前所製訂的各項製度,同時讓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參與輔政,使得“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同時,在登基八年後建都洛陽,稱“東都”,在李治在位的期間,大唐國力強盛無比,先後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使唐朝版圖達到最大。”

“曆史上對於這段時期有著極高的評價,史稱呼為“永徽之治”。”

“好啊!”

李世民聽完後,立刻信息無比:“不愧是朕的種,稚奴,你這個皇帝當得很好啊!”

“哈哈哈!”

他很高興,本來看到李治那個反應,還以為自己會從崔遠口中得知什麼糟糕的壞消息。

沒成想李治這個皇帝居然當得如此稱職,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自己還要厲害!

彆的不說,就說他征服高句麗。

那可是隋煬帝出征三次都沒有搞定的狠角色,自己也是出兵了數次,全都無功而返。

而在未來,它竟然被李治滅了!

光是這一條,就足以證明大唐遠勝大隋!

看來稚奴剛才的慌張,隻是出於對未來的惶恐和害怕而已!

“多謝父皇誇獎!”

李治也重重鬆了一口氣,從剛才開始就一直提著的內心終於放了下來。

看來他之前沒有猜錯,那件事情並沒有泄露出去,也沒有被記載在曆史書上。

自己剛才,純屬是反應過激了!

好在自己並沒有進一步的出格行為,不然就真的糟糕了。

“不過,李治這個皇帝雖然當得很不錯。”

“但犯下了兩個無比的致命錯誤。”

“而它們,都於一個名為武媚的女人有關……”,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