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雖然地理條件不錯,還靠近海岸線,但終究是丘陵眾多,除了珠江三角洲外沒有什麼平原。”
“還受製於造船技術的限製,它也就隻能跟沿海的小國做做生意。”
“四周也沒有什麼大的城池和重要商道,農業發展也因為越人侵擾和蟻蟲毒瘴,而難以為繼。”
“這種情況還想要發展起來,還想要跟應天府一樣繁榮,就必須要把大秦的政治中心南移到這裡才有可能。”
“曆史南方可以發展起來,也是因為兩次的大規模的衣冠南渡,才讓南方的經濟水平趕上,甚至反超北方。”
“沒法做到這一點的話,嶺南是很難起來的。”
“這樣嗎?”
聽到崔遠的實話實說,嬴政很失望。
大秦的政治中心,就是鹹陽,那是大秦的龍興之地,延續了數百年,是絕對不可能移動的。
而這也代表著,嶺南的發展將要遙遙無期。
“不過如果隻是讓嶺南發展的好一些,倒是有辦法。”
崔遠接下來的話語又給了嬴政一道光,他抬手指著身後的傳送門:“在大明朝,有著一種名為占城稻的水稻,它高產、早熟和耐旱,一年可以三次成熟。”
“隻要把它在嶺南地區推廣起來,那麼嶺南的經濟就可以初步發展。”
“甚至連一直反抗的越人,在看到占城稻的產量之後,也有很大可能會直接投降我大秦,嶺南郡的穩定度也能夠大大提升。”
占城稻的事情,崔遠不是臨時起意的。
在大明的時候,他就研究過這個計劃的可行性,覺得可以一試。
他穿越之前就是嶺南人,很清楚這裡的發展潛力有多麼巨大。
雖然嶺南的丘陵諸多,可是這裡濕熱的天氣卻是極度適合水稻生長。
在這裡種植稻米,一年可以做到整整三熟!這是其它地方難以媲美的巨大優勢。
可能現在還看不出來什麼,可等到千百年後,這裡絕對有成為華夏,甚至是世界第一港口和糧倉的潛力。
到了那個時候,嶺南就是全世界的商貿和糧食中心了,大秦的國祚自然而然也就能跟上一個台階!
本來崔遠是找個好時機說出此事,現在正好政哥說到這裡,他也就順水推舟了。
“占城稻?”
嬴政點頭,心中有些觸動。
如果這個占城稻真的如此神奇,在嶺南推廣也無不可。
越人之所以一直反抗大秦,不就是因為大秦掠奪了他們的土地,砍伐了樹林,讓他們沒法打獵吃飽肚子嗎?
如果他們發現大秦掠奪的土地是用來種植糧食,而且畝產比他們辛辛苦苦打獵還要多,那麼抵抗的意誌絕對會大幅減少。
“那如果事情發展真如你所說的那般,越人因此而大量投降,又該如何安置他們?”
“可以采用越人治越的辦法,進行和平過度。”
崔遠認真回複,對於這個他也早有準備:“我們在平定了南越後,可以照例在這裡推行郡縣統治之法。”
“隻是和其他郡縣不一樣,南越這裡的郡縣我們可以認命投降的百越本土貴族們擔任。”
“如此一來,對於我們大秦而言,就相當於平定了百越。”
“而對於越人們來說,雖然他們名義是投降了大秦,但他們的統治定位並沒有改變,大秦隻是在一些大的方向上施加要求而已。”
“大秦也就可以通過越人的權貴們,來對百越各個民族建立起來間接統治。”
雖然這個辦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大秦對於百越的掌控力會一開始就十分孱弱,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這個問題還會越來越嚴重。
但崔遠也沒有想過要一直實施這個政策,等到掌控力薄弱到了一定程度,那些越人權貴們想要造反,自己大可以進行改土歸流,把越人權貴全部罷免,改成大秦自己的官吏。
“這不就是之前大秦統治其它六國之地的辦法嗎?”
嬴政訝然,沒想到崔遠的計策居然是這個。
當場大秦統一天下,為了安定民心,也是任用原有的六國貴族對六國子民進行統治。
這也直接導致了大秦對六國之地的掌控力急劇下降,甚至到了政令難以出關內的地步。
隻要崔遠推行科舉,任用儒家官吏擔任地方官吏,這個局麵才好上不少。
沒想到現在,崔遠竟然又提了這個計策。
這不就是開曆史的倒車嗎?讓自己重蹈覆轍嗎?
“陛下,方法不怕老,好用才是最關鍵的。”
崔遠解釋道:“如同陛下你所說的,大秦當初也是用這個辦法對付六國貴族。”
“如同它沒用,那麼為什麼當初陛下你要用這一招來安定天下?”
嬴政無言。
的確,就如同崔遠所說的,如果這個辦法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那麼自己為什麼要用它來安定天下?
“而且現在大秦的情況已經不同往昔了,以往僅憑關內一地,無法壓製龐大的關外六國。”
“可是現在整個大秦雖然說不上鐵板一塊,但也是逐漸萬民歸心。”
“這種情況下,壓製一個小小的南越,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嗎?”
崔遠的這個理由同樣很真實。
關內之地太小,所以在任由六國貴族統治龐大的六國之地時,局勢才會失控。
可現在,對於大秦來說,百越不過是一個彈丸之地,就算百越真的造反,大秦也完全可以輕鬆碾壓!
“朕去書寫一份詔書,將此事吩咐下去先。”
“大明哪裡竟然有占城稻,那麼糧種也就不是問題,隻差田地而已。”
被說服的嬴政行動很快,沒多久一份詔書就寫了出來。
上麵寫著讓征南軍調出一部分人手準備開墾農田,並讓新上任的嶺南郡郡守,吳川縣縣令等官吏協助。
而且因為琉璃工坊也在嶺南的緣故,跟隨而來的不少墨家弟子,都會製造水利工具。
如果他們和軍士,官吏彼此相互配合,那麼效果絕對倍增。
做完這一切後,崔遠告辭離去,他要去給親手製造給朱棣的琉璃雕刻。
嬴政送彆崔遠後,也沒有立刻去休息,而是拿出了一張全新大秦周圍的堪輿圖沉思。
這次前往大明,除了數不勝數的錢財糧草,嬴政最大的收獲就是這一張來自明朝的大秦堪輿圖。
在上麵,記載了大秦周圍的國家。
這個收獲,嬴政連崔遠都沒有告訴過。
他看著地圖上的一個大國,喃喃自語:“孔雀王朝……”,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