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舌辯群雄,震驚朝堂!(1 / 2)

“在千年後,大秦早已滅亡!”

話音落下,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一片死寂!

趙高神色徹底凝固,李斯等臣子麵麵相覷,既震驚又釋然!

崔遠見狀,心中稍微放鬆。

他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群臣真得相信大秦能傳萬世,這樣繼續劇透未來就會有極大風險,現在看來他們還是有理智的。

不過想想也對,東西周一共加起來也才八百年,而且大半時間都處於混戰之中。

大秦雖然統一了六國,但也被後繼無人的難題困惱,怎麼可能真能傳承萬年?

群臣對此心知肚明,隻是都以為這是很久之後的事情,所以懶得理會。

自己不過是戳破層窗口紙而已。

“崔遠!”

曲轅犁前,嬴政陰沉著臉,眼中的冷厲似乎要將少年整個吞沒!

“你應該知道在說出這番話後有什麼後果!”

“如果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你今天彆想活著離開!”

“當然知曉!”

崔遠笑著點頭:“草民接下來要說的一國策,就是和這個相關。”

“它雖然無法逆天到讓大秦存世萬年,但卻能為大秦再延百年國祚,徹底平定八荒!”

話音一落,儘管氣氛緊張,但朝堂內還是響起不少輕笑聲。

笑崔遠太過狂妄!

給大秦延國祚百年?徹底平定八荒?

哪怕當初的變法神人商鞅都沒有如此囂張,麵前這個十六歲的少年憑什麼敢的?

尤其是趙高,心中更是長鬆了一口氣。

妄他還擔心其會成為自己的政敵,現在看來純屬是多慮了!

“陛下。”

崔遠沒有理會笑聲,依舊繼續自己的講述:“在說這一策之前,草民能否先問各位大人一個問題。”

嬴政皺眉:“問吧!”

他想知道這個少年是真有本事,還是在故弄玄虛。

“多謝陛下成全!”

崔遠行禮,接著道:“各位!”

“現在始皇三十四年,距離當初天下統一已經過去將近十年!”

“十年來,車同軌,書同文和行同倫在各地不斷推行,秦律也愈發完善,天下百姓更是都以秦人的身份登記在冊。”

“可為何六國餘黨還是滅之不儘,燒之不絕,為何南越,象郡的叛亂還是四處而起,甚至還有做大之勢!”

“諸位,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嘛?”

嬴政神色愈發凝重,趙高咬牙,李斯等人也收斂起來了笑意,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崔遠通過這個問題所展露的大局觀,足以讓朝堂上大半人都望塵莫及!

“是因為郡縣製。”

沉默中,皇長子扶蘇最先站出來回答。

他看著崔遠,眼神充滿了欣賞:“當初周朝實行分封,施展仁義,安穩享國祚八百餘年。”

“當今大秦僅僅統一十年,就因為推行郡縣製而四處起火!”

“歸根到底,這就是製度的問題。”

“原來扶蘇公子是如此看法。”

崔遠點頭,朝著扶蘇反駁道:“你的分析的確有道理,隻是周朝這八百年國祚真的能算是安穩嗎?”

“第一任周武王勉強算得上,可在滅商分封始,周朝每一任天子的威嚴都在衰落!”

“不然也不會有齊恒公借幽地會盟稱霸,更不會有楚莊王閱兵洛陽旁,問九鼎之輕重!”

“更彆說在平王東遷後,天子大權旁落,不再擔當共主,地位與諸侯無異。”

“麵對諸侯間的吞並攻伐和血流成河,徹底失去了製止能力,隻能淪為吉祥物般的存在!”

“這種國祚,難道在扶蘇公子眼中就比現在的大秦局勢要好嗎?”

“而且周朝的所謂分封其實就是讓諸侯去開墾荒地,那有將自己打下來領土分封的道理?”

“由此斷定郡縣製不如分封製,未免也太過荒誕了!”

“這……”

扶蘇語塞,完全沒想到作為“自己人”的崔遠會如此犀利,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對應。

“那就是殺得亂賊還不夠多!”

趙高接上了敗下陣來的扶蘇,陰沉道:“這些亂賊之所以敢造反,就是因為死的人太少!”

“隻要殺到他們肝膽破裂,那天下自然就不會再有謀逆之徒!”

“哈哈!趙府令此言真讓人發笑!”

崔遠麵露譏諷:“如果隻要殺的人夠多就可以解決問題,那麼為何當初武安君白起在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降卒後,趙國仍然沒有心服口服?”

“甚至還搞出一個代國,直到十多年前才被徹底消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