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開業啦(1 / 2)

許宛棠對此並不嫉妒。

她眼睛又不瞎,再者,這樣的日子上一世的她再熟悉不過了。

惡毒刁鑽的婆婆、天生壞種的白眼狼女兒……

她是有多想不開才去羨慕這樣的生活?

許宛棠再也沒看那個小飯館一眼,頭也不回地往前走去。

最後,許宛棠她們三個帶著果果去了幾百米外的另一家私人開的飯館。

這家飯館人不多,口味也不算好,炒菜炒得像水煮菜,菜湯裡的油星用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雖然不好吃,但幾人還是沒有浪費,一粒不剩地吃完了。

吃完後,她們才又回到了那個要賣的小草房。

要賣房的是個中年女人,改革開放後,家裡麵幾個兄弟姐妹都走出島去謀發展,島上隻留下了一對老人。

老人年歲大了,身體不好,幾個兒女輪流回來照顧。

但人老了,有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的,兩位老人相繼去世,幾個兒女的根都已經紮在了外麵,沒有回連島的打算,就合計著把房子賣了,這樣兩位老人的遺產也好分一些,不至於打架。

中年女人出的價格合適,但羅小娟和陳月都拿出了看家本事,把鋪子的價格又往下壓了壓。

畢竟這房子有些破,需要重新裝修,裝修的錢能省下來一點兒是一點兒。

當天下午,三人湊了錢,羅小娟拿了錢就去辦手續去了。

這錢許宛棠出的大頭,剩下的小部分是羅小娟出的。

相應的,許宛棠出了錢,其餘的事兒羅小娟和陳月就沒打算讓她做。

不過在此之前,三人擬了份合同,合同裡注明了收支分配、勞動分工等一係列問題。

她們仨商量好了,店裡的利潤分為五份兒,許宛棠占兩份兒、羅小娟占兩份兒,陳月占一份兒。

一開始,陳月還推拒,不想貪這個便宜,她錢也沒出不過當許宛棠說開店之後有不少活排隊等著乾之後,陳月便也不推了,拍著胸脯打包票應下了。

自打房子的事兒辦好以後,羅小娟連島和岸上兩邊跑,相繼將各種證件都辦了下來,一個都沒落下。

許宛棠下了班之後負責定店裡的食品種類、等下午陳月回來了,稍微指導一下陳月飯館定下來的菜品。

陳月雖然廚藝不如許宛棠好,但她是會做飯的,稍微一練習就上手了。

而且她學得認真,許宛棠也傾囊相授,陳月的廚藝進步得飛快。

不僅如此,陳月刻苦得很,慢慢地,不僅追求質量,還追求起了速度。

因著陳月的不停練習,這些天,三家人都沒吃食堂,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飯菜。

大家渾身滿是乾勁兒,一起行動,日子過得飛快,沒多久飯館就差不多能開起來了。

許宛棠選了個亮眼又醒目的大紅色招牌,上麵寫著“姐妹飯館”四個大字,站在道中間一看,周向東家的那個敷衍的招牌瞬間顯得黯淡無光起來。

開業那天,陣仗很大。

陸昀錚不僅買了鞭炮、剪裁的紅綢,還送來了幾個花圈,擺在門口彆提有多氣派了,在連島那可是頭一份兒,吸引了不少看熱鬨的人。

“我的媽親呢!這是誰家結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