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家的名聲壞了,也會連累冬素幾個。
老大,這事你彆管,我來管。你彆多想,爹並非偏心二房,實在不想看著咱沈家出個爛種!”
沈父怎麼會不理解父親的心呢!父親的心疼他看在眼裡,再這麼放任下去,二房真的要陷到爛泥裡了。
他對父親的做法非常支持,心疼地道:“就是苦了父親,這般天寒地凍,還要因老二一家遭罪。
父親放心,蔣氏、冬素那裡我來說,她們也會理解的。”
就這樣,沈爺爺開啟訓子模式,天一亮把沈大誌薅起來挖塘泥,挑慢一點一鞭子就落下去:
“全村的田地都蓋了塘泥,你看看誰家的塘泥還沒挖?就剩你家的田地!
光禿禿的跟得了皮癬一樣!挖快點懶種!”
沈大誌哭道:“上凍了,挖不動。”
“撈河底的黑泥,天暖的時候成天躺屍睡大覺,現在知道上凍了!”
沈大誌穿的是露棉絮的舊棉子,而父親穿的狼皮大衣、鹿皮靴子,拿著趕牛的鞭子,他乾慢一點一鞭子就抽了過來。
這場麵任誰看了也不會覺得這是父子,而是奴隸和奴隸主。
可惜全村沒一人心疼沈大誌這個‘奴隸’,都拿他來教育兒孫,看到沒有,好吃懶做就是這個下場。
挖了一上午的塘泥,沈大誌累得腰酸腿軟,隻想飽吃一頓再到床上睡個昏天暗地。
結果沈爺爺隻給他吃一塊乾麵餅喝的還是糙米粥,沈家大院裡煮的豆腐酸菜香味,直往他鼻子裡鑽,卻是一口也吃不上。
下午他在牛棚外麵乾活,乾做紅薯粉環節中最辛苦的洗紅薯的活。
挑兩竹筐紅薯到河邊洗,河水上了凍,拿石頭砸開,洗幾個手就凍麻了。
他洗慢一點,沈爺爺一鞭子就下來了。
沈大誌哭道:“爹怨我沒挑塘泥,我挑!但讓我白給大哥乾活是什麼意思?”
沈爺爺怒罵道:“那你把三兩訂金還給你大嫂!”
沈大誌這下沒話說了,沈爺爺冷聲道:“你就在這裡乾活還債,一天四文錢,什麼時候還完三兩銀子,什麼時候算完。”
沈大誌恨不得一頭鑽進河裡淹死算了!一天四文,三兩銀子可是三千文,乾兩年才能還清債啊!
讓他洗兩年的紅薯,他乾脆死了算了!
沈冬素從淩王府回來的時候,沈大誌已經在河邊洗了三天的紅薯,也哭了三天。
但是他在這乾活好歹能吃飽飯,而他家裡已經斷糧了,朱氏和王金花找到河邊,讓他想辦法。
沈大誌再也受不了這樣的日子,天不亮就被父親拉起來乾活,挖河泥、挑牛糞、洗紅薯、磨紅薯……
他從小到大,都沒乾過這麼多活!晚上回到家也不得輕鬆,老娘和媳婦吵成烏雞眼,都恨不得捅死對方。
王金花直接放言,這個家有朱氏沒她,有她沒朱氏。
沈大誌沒好氣地說了句,那你回娘家去!被王金花按在床上打。
他累了一天,手都抬不起來,先是任由王金花打,實在打的氣不過,把人推開。
結果就推到地上了,這下不得了,王金花拍著腿大哭,說他要殺了自己。
沈青牛衝進來保護母親,怒視沈大誌。
這一刻沈大誌無比後悔,當初為什麼要分家?為什麼要把爹給大房?為什麼要去賭館?……
蔣氏能容忍沈大誌在牛棚乾活的原因是,她要當麵看看二房一家有多慘。
每天聽著王金花和朱氏的吵鬨聲,看著沈大誌挨沈爺爺鞭打,她就覺得沒分家前受的委屈和痛苦,都值了。
如今的日子蔣氏非常滿足,特彆是搬到新家後,開始她不同意沈冬素做什麼火炕。
睡過火炕之後,那個暖和舒坦勁,又讓她感歎,這麼好的東西,怎麼早些年沒有呢?
還有沈冬素弄的怪模樣大椅子,鋪了厚棉花,蓋上一層獸皮,沒一點椅了樣,但人坐上去,跟陷到棉花裡一樣。
來沈家的人坐過那椅子,都讚不絕口,眼裡的羨慕不加掩飾。
最讓蔣氏驚喜的是那個茅房,不光蔣氏驚喜,全村人都把沈家的茅房當一件什麼新奇東西看。
農村的茅房叫旱廁,多是用個舊缸當坑,夏天蛆蟲爬滿地,惡臭撲鼻。
而沈家的茅房是能坐的馬桶,屋外挖了深坑漚肥,裡麵用完之後,拿水一衝,乾乾淨淨沒點臭味。
茅房裡到處掛著香囊,有洗水洗臉的池子,鋪了磚頭的地麵。
任誰看一眼也猜不到這是如廁的地方!
蔣氏還跟村婦們說,冬素單獨有一間茅房,叫什麼衛生間,裡麵更乾淨好看,還擺了兩盆臘梅。
要她說,那茅房給天上的仙女用都行。那丫頭小氣,不給旁人用,隻有她那幾個表姐來做客,她才讓用。
家裡的大小家俱都是冬素買的,蔣氏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私房錢,準備跟林鐘打聽一下。
要說還有什麼操心事,就是沈林鐘和沈冬素的婚事了。
林鐘上回回家說了,他三年之內不考慮親事,讓家裡人彆為他操心。
男人隻要有家有田,多少歲都能娶到媳婦。
可女人就不一樣了!過個年冬素就十八了(才過十六個生日)!
再拖個一、兩年,就二十冒頭了,二十歲的老姑娘,還能許什麼好人家?有再多陪嫁,好人家也不會提親的!
特彆是冬素還有天煞的名聲!
上次大姐玩笑說要親上加親,要把冬素許給大魚。
二姐也說,等考了秀才試,從小盼的同窗裡尋個有前途的。
小盼的同窗都是讀書人,會娶一個天煞命快二十的村姑嗎?
蔣氏有自知之明,決定問一問冬素,願不願意嫁給大魚?
要她說,最好的對象就是甲十八,多好的哥兒啊,相貌堂堂,身材魁梧,勤快能乾,還有官身,對冬素又體貼。
得問問林鐘,這哥兒調到哪去當差了?要是不遠,冬素嫁過去也無妨啊!
蔣氏在這瞎操心沈冬素的親事,沈冬素則在暖和的炕上,寫和淩王合作的三個項目的企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