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認真地跟許元青談了一次,說實話,這些太醫中她最信任的就是許元青。
因為當初在皇宮裡商討禁區瘟疫時,他是第一個響應自己的太醫。
這位年輕的太醫表現出超乎年紀的老成和穩重,許是見慣了生死和彆離,又在長安禁區和揚州禁區中,見到如人間地獄一般的慘況。
讓他的改變很大,若說沈冬素與他初識時,他身上還有些官員特有的鑽營勁。
因在老院正那裡得不到賞識,才想另辟蹊徑響應淩王妃的號召。
那麼現在,他身上‘官’的感覺完全沒了,他隻是一個大夫。一個救死扶傷的大夫,並不是為了升官重賞賜才全力救人的。
但沈冬素還要是認真問一問他:“許大人你為何要去閩州?”
許元青目光坦蕩,輕笑道:“王妃當初為何要來揚州?”
沈冬素眼角微揚:“因為揚州的百姓需要我。”
許元青微笑地看著她:“如此,王妃還要問嗎?因為閩州的百姓需要許某。”
沈冬素笑了,拱手向他道歉:“許大人勿怪,是我誤會了。”
許元青自然明白她在說什麼,拱手笑道:“王妃若支持許某,不如多給些藥和物資。”
沈冬素笑道:“這是自然!你放心,揚州備的賑災物資有不少富餘的,都送到閩州去。”
“走海船,更快!”
在揚州的這幾個月,她可不止做了治理瘟疫這一件事,她還接見了薑家人,正式入股薑家海商。
盧家一倒,巨大的海商市場就出現了空白,現在入股正是好時機。
光州的綠茶、棉布、精釀酒、香水,甚至沈爺爺的鴨絨被,蔣氏的米粉,都可以放心大膽地擴大產業了。
不管做出多少都不愁賣!海外有的是市場。
願意跟許元青同去閩州的十二個太醫,沈冬素親自寫表彰折子送到朝廷,請旨給他們升官。
在這種時候,願意深入疫區的太醫,都應該得到獎賞。
跟她一起來揚州的太醫,同樣都升了官。
如此便出現太醫院史上未有的,一年之內,一半大醫連升兩級,有的還連升三級。
那些跟著老院正的太醫們,悔青了腸子!他們當初沒去禁區,便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現在看著跟淩王妃走的太醫們,又是升官又是賞賜,皇上當朝表揚又賜牌子又賜匾書的。
特彆是許元青,已經被皇上欽定為副院正,隻要他治好閩州瘟疫歸來,便能從小太醫一躍成為副院正。
沈冬素為了早點能回光州過年,努力在九月之前把病人清零,然後留一半太醫在揚州,一半回長安複命。
留在揚州的則跟長安禁區一樣,開大醫院,她親自挑的地方,工部配合建設。
九月初的時候,朝廷的旨意送到,大肆誇獎前來揚州的太醫們,同時支持淩王妃在揚州建醫館之事。
皇上還禦筆親書了醫館的名字——平安醫院。
沈冬素為留在平安醫院的十二個太醫,親自設計房屋,自己給他們一人一千兩的安家費!
皇上賞賜的是名譽和地位,她給的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兩者相輔,太醫們非常願意留在平安醫院,雖然從此遠離長安,不再為達官貴人醫治。
但他們在揚州則能受到極高的待遇和尊敬,跟百姓看病,百姓視你為再生父母。
這點和在長安不一樣,在長安給權貴看病,特彆是給宮裡的娘娘樣看病,一個不慎,就被丟了性命。
再則就是,自在長安禁區開始,淩王妃就培訓了一批女子醫護,王妃給她們取了一個新的職稱——護士。
開始太醫們是反對的,女子行醫本就是禁止的,數百年來也就出了一個淩王妃這樣的奇女子。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太醫們負責治病,但給病人上藥、清理瘡傷和汙穢、整理病人的病曆等等瑣事。
確實女護士做得更好,她們心細又體貼,有她們來照顧病人,大大緩解了病人的痛苦。
且大夫隻需要負責看診開藥方,省了很多心。
王妃一直強調護士的重要性,說很多病人不是死在傷病,而是死在病後護理。
就像軍隊裡的傷兵,很多不是死於刀劍傷,而是因傷口發炎護理不當,死在了傷病營。
很多產婦不是死於生產時,而是死於產褥熱。
說到這個時代的生產問題,沈冬素這個親自接生過的人,那是有十萬個槽要吐。
但現在不行,這些太醫一聽產婦,就開始皺眉。在他們的認識裡,接生是穩婆的活,跟太醫可沒關係。
這也是沈冬素極力推舉女護士的原因,要從小地方一點點潛移默化的改變。
若是有足夠的護士,這些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同樣像這次瘟疫,若沒有護士,便是有特效藥,因衛生問題,交叉感染也避免不了。
這一點說動了太醫們,護士的工作比他們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且女護士的工錢也不高。
也不用像對待學徒那樣,防著學走真本事,護士隻需要學一些簡單的看護和認識草藥就行了。
自來到揚州,沈冬素先是從病人家屬裡,挑一些年滿十五的女孩子做看護。
那時這些女孩子麵臨的是寒冬,在家裡吃不飽穿不暖,而被淩王妃挑中,管吃管喝發棉衣。
還能照顧生病的家人,每月還有一百文工錢拿,都拚著搶著要做護士。
再後來,家屬中的女孩子挑完了,就正式發文書招女護士,同樣有很多女孩願意來應征。
沈冬素從這些女孩子裡挑了一百個,聰慧有潛質的細心教導,到了九月,都已經能獨當一麵,成了護士長。
這次許元青去閩州,就帶走了三十個護士長。
護士這個新興職業,沒有從長安北區興起來,算是從揚州興盛起來了。
想想後世人說起揚州女子,頭一個想到的就是揚州瘦馬。這個時代還是士族當道,還沒有養瘦馬這個行當。
沈冬素算是用一己之力,讓揚州的姑娘轉了個職業方向,以後有名的不是揚州瘦馬,而是揚州女護士,再到女大夫。
十月初十這日,揚州知府和淩王妃一起,正式宣布揚州城解封,瘟疫清零。
這一天不是傳統節日,但在百姓心中,堪比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