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過年了(2 / 2)

蔣氏笑道:“等你考中童生,我就不抹了。”

小虎還在那擦嘴,聞言暗暗下定決心,自己也要考中童生!絕不再受這尿布擦嘴的恥辱!

隻有小滿可憐兮兮,她祭祀的時候從來不敢說話,應該說她平時就寡言,她也不能考童生,還要被尿布抹幾年嘴啊?

祭祀的時候,沈大誌和青牛也來了,兩人都不敢看冬素,隻跟著沈爺爺跪拜上香,帶走一塊祭祀的冷豬肉,就跑回家了。

要說之前沈大誌還後悔,跟大房分了家,沒能沾到冬素王妃的光。

那現在,他已經後悔到麻木,因為兩家的差距越來越大,沈爺爺這根定海神針在,他一點浪也翻不起來。

現在他對沈父,那叫個卑躬屈膝,大哥喊的比誰都喊的甜。

可惜沈父不吃他那一套,最多祭祀的時候讓他來,其他時間是不理他的。

沈冬素聽到沈大誌慫恿青牛,讓他來給王妃堂姐拜年。青牛躲在他身後,死活不敢來。

他想到之前和仲陽打架,被冬素騎在身上狠揍,對這個堂姐是又懼又怕,哪裡敢來跟她單獨說話!

不過讓沈冬素意外的是,二房全家,竟然隻有青牛一人問了冬月。

他是悄悄問了仲陽,知不知道他姐姐在哪過年?他給蔣氏打工,攢了一些錢,想悄悄給姐姐。

又叮囑仲陽,千萬不能讓他爹娘知道,他娘還在念,找到冬月,把腿打斷!

仲陽跟冬素說的時候,讓她一陣唏噓,父母和祖母都對沈冬月不聞不問,甚至恨極了她。

到是弟弟還一直心係她,如果沈冬月知道,應該會有一點安慰吧!

吃了年夜飯,大家一起在堂屋烤火,沈冬素和仲陽、小虎、小滿、月見玩數獨、華容道。

數獨還是沈冬素賣梨糖時推廣出來的,經過幾年的傳播,現在整個大夏的孩子都在玩。

沈林鐘去接莫修謹和三姨母,早就說好了,他們年夜飯在莫家本家吃,然後就接到沈家來。

因為正月莫修謹要各處跑著拜年,三姨母在家無聊,不如來沈家熱鬨。

沈爺爺、沈父和劉管家、禁軍首領聊天,沈冬素聽了兩耳,聽到父親和爺爺在問去幽州的路途,心中劃過一線暖流。

等她一走,隻怕沈爺爺他們,每天晚上飯桌上的談話,都是她走到哪裡去了吧?

很快莫修謹和三姨母來了,蔣氏又煮一輪餃子,沈冬素是一個也吃不下,仲陽和小虎竟然又吃了一碗。

這半大小子餓得快,任何時候問他倆吃不吃,答應都是吃。

新年的更聲響起,放了接年的鞭炮,家主要守到天亮,給祖宗的香還要燒好幾爐,其他人則可以去睡覺了。

小滿早就在打瞌睡,可是小孩子太喜歡過年的氣氛了,同樣熬夜在小孩子看來,也是個極有誘惑的事,故而硬撐著不願意睡。

她腳邊的小黑狗也是,今天吃了太多骨頭,還被沈爺爺偷嘴了幾塊牛肉,在火爐邊趴著打瞌睡。

臨睡前最後一件事,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事,那就是發壓歲錢。

壓歲錢要放在枕頭下麵枕一夜,明早拿出來,就能花了。

呃,不過一般小孩子的壓歲錢,是早上被長輩收走,代為‘保管’。

沈爺爺先發,一個孩子十文拿紅繩串起來的,給冬素的也一樣,壓歲錢不在多,是個喜頭。

沈冬素決定把這十文錢當成護身符,裝到荷包裡一直帶著。

然後是沈父發,接著是劉管家發,劉管家發的不是銅錢,而是銀錁子,打成梅花樣式,好看極了。

一個孩子兩綻,拿紅荷包包著的。這換成銅錢,能換上萬枚。

沈爺爺覺得很不好意思,請人家來吃個年夜飯,讓人家這麼破費。

劉管家笑說無妨,王府給親戚孩子都是這樣的發的。沈爺爺向冬素求證,沈冬素笑著點頭。

何止啊!長安城的勳貴,送各式的金錠子,隻說給小孩子拿著玩。農村人誰見過!

最後是冬素發,她可不止給孩子們包紅包,沈爺爺、沈父、蔣氏、三姨母,凡是今夜在沈家守歲的,一人一份。

沈爺爺和沈父各一個大金扳指,蔣氏和三姨母各一對金手鐲。農村送禮,玉和寶石都不是最佳,啥都沒有金子好。

男孩子們都是玉扳指,他們都在學騎馬射箭,正合適用。

小滿是一幅瓔珞,月見是中性的發冠,月見常梳男子樣式的高馬尾,一般的首飾她用不上。

蔣氏喜得合不攏嘴,在一旁和三姨母說,這手鐲可以留著給兒媳婦。

三姨母笑嗬嗬地附和,一旁的莫修謹麵色一黯,兒媳婦,要讓母親失望了,他此生,都不會娶妻生子的。

莫家的瘋病,就在他這一代,絕了吧!

熱鬨的發壓歲錢環節結束,大家都去洗漱睡覺。小滿趁機拉冬素去她房間,看她明早要穿的衣裳。

見她小心翼翼地把瓔珞放到箱子裡,明顯是不打算戴的。

冬素好奇問:“明天拜年不戴嗎?”

小丫頭害羞地搖頭:“會被村裡的孩子摸臟的,要等及笄的時候再戴。”

沈冬素瞬間心一軟,不知為何,看著小滿,她總有看著年幼時的自己一樣的感覺。

如果遇到幼時的自己,她也會像對小滿一樣,補償性地對自己好。

她把那瓔珞取出來放到新衣服上麵,笑著摸小滿的頭道:“等你及笄的時候,姐姐再送你更漂亮的。”

“首飾就是要戴出來,小滿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拜年。”

小滿突然伸手摟住她的脖子,在她臉頰上蹭了蹭,小聲說:“冬素姐姐,謝謝你。”

沈冬素揉揉她的小腦袋,幫她蓋好被子,看到她床角放的那的大竹筐子,已經看不出原形是竹子。

拿各色的花布重新纏過,不像背東西的筐子,像一個藝術品。

這就是當年阿爺從麻城背回小滿小虎的筐子,小滿到現在還拿它當寶貝一樣收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