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蔣氏在一旁怎麼哭說,沈父都不理,看一眼角落的小滿,輕歎一聲:
“以後這雞蛋,隻為小滿煮一個。”
“省下來的糧食,都送到幽州去。”
小滿小聲地說:“小滿也不吃,給王妃姐姐吃。”
沈父怕大人發火嚇到孩子,勉強朝她笑道:“要吃,你在長身體,不吃雞蛋長不高的。”
沈爺爺這才沒再罵,看一眼蔣氏,她怎麼到現在都看不明白,沈家的富貴是因為冬素啊!
她剛才說的話,要是傳了出去,讓冬素對沈家寒了心,沈家還能有這好日子過嗎?
她就想著讓冬素幫扶娘家兄弟,可你連讓林鐘跟著冬素一起去吃苦都不願意,憑什麼讓人家幫扶?
就憑你一句‘你是沈家女,我生你養你,你就應該幫扶娘家人’嗎?
冬素做沈家女的時候,可是一天福也沒享到啊!
人家嫁了人,就該幫襯著這一大家子嗎?
照你的理論,你和三個姐姐都該幫襯蔣德運。
可現在呢?除了蔣大姐,其她三個誰還理蔣德運?
幾乎都算是跟蔣家斷親了!
你就沒想過,你再這樣下去,冬素跟沈家斷親怎麼辦?
哪怕是親生父母,這生恩之情又能經得住多少次孩子寒心?
冬素對蔣氏是徹底寒了心,蔣氏還不自知,還把冬素當成當初那個軟弱的小姑娘對待!
沈爺爺說不醒,沈父教不醒,且看她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想明白。
蔣氏還想說啥,突然聽到院中傳來二姨母的聲音,她忙爬起來擦乾淨眼淚。
彆看她敢跟沈爺爺沈父這樣胡攪蠻纏,二姨母可不吃她這一套!
二姨母和山山拉了滿滿一板車的吃食來的,拉車的大水牛累得氣喘籲籲。
這一板車東西可不像那些為了好看顯得多,故意拿大筐子裝個半滿,再拿紅布一蓋的裝法。
而是實實在在,麻袋裝的糧食墊底,筐子裝得滿滿當當放上麵,還拿麻繩綁緊。
中間有空的地方,放著大包小包的炸的麻葉啦、醃得鹹菜啦、曬地乾菜啦、自家炒的茶啦、芝麻綠豆等等吃食。
二姨母嗓門依舊洪亮,人沒進門先聞其聲:
“他四姨,你們給冬素送的東西還沒出門吧?來把我家的這些也添上……”
看到沈爺爺掀簾子出來,她笑著問好:“沈伯。”
沈爺爺對二姨母總不好擺臉色,並且他挺敬重二姨母的,人家多明事理,比自家那軟耳根又不明理的媳婦強多了!
他朝二姨母和山山一笑,招呼兩人進屋坐,沈父正在穿義肢,蔣氏還在抹眼淚。
就在這時,大門口又傳來牛哞聲,這是大麥和大姨父也來送東西了。
大麥送的糧食中,有一大半是她按冬素教的做法,做的乾麵條。
這種麵條跟那米粉一樣,很容易煮食。
可惜目前產量少,隻夠她和賈大廚的火鍋店用,不過她已經和賈大廚商量合作,準備開作坊批量生產。
這一次她把所有囤的麵條都打包裝好,要送到幽州給冬素幾個吃。
當三姨母也背著一筐紅薯乾來的時候,一直在看熱鬨的沈大誌坐不住了。
不顧朱氏的阻擋:“你還給他們送東西啊?那兩個小賤種餓死在外麵最好!”
冬素和林鐘餓死在外麵,看大房還怎麼在她麵前擺譜!
再說,林鐘死了,大房就剩仲陽一個男丁,以後大房那家資,我家青牛也能爭一爭!
一聽這話,胡金花上前就拿臟布塞朱氏的嘴,插腰罵道:
“你想死自己死去,彆連累我們!”
“冬素可是王妃,你敢罵她賤種!不怕淩王府的人來拿你啊!”
淩王府的人要是在沈家村,她當然不敢罵,但現在不是沒外人嗎?
朱氏扯出臟布,上前就撒扯胡金花的頭發,青牛眼疾手快地——關上大門。
母親和奶奶打架罵街,他早就習以為常,隻要彆引來村民圍觀就好。
反正她們怎麼打,也就扯頭發撓臉撓脖子那一套,不會出人命的。
同樣想法的還有沈大誌,他背著筐子溜到廚房,和青牛相視一望,以朱氏和胡金花的罵喊叫罵聲為背景音樂。
兩人不斷地往筐子裡裝鹽、糖、茶葉、乾貨等物,裝得滿滿一筐子。
不同的是心境,沈大誌主要是怕蔣氏娘家人都來送吃食,而他這個親叔叔無動於衷,肯定會被沈爺爺抽鞭子的。
青牛是真心想給冬素姐和大堂哥送些吃食,就連那個因為他喊一聲‘小盼’就扯他耳朵的莫小盼,也不希望他挨餓。
挨餓多痛苦啊!比挨阿爺的鞭子還要痛!肚子像有一個大火球,燒得前胸後背都痛。
冬素姐沒當王妃之前,他常常挨餓,為了一口吃的,他啥事都願意乾。
沈大誌給青牛背上:“你送去,我送你爺肯定要罵。”
青牛嗯了一聲,嘴唇嚅嚅低聲問:“爹,你說大姐,在外麵會不會也挨餓?”
沈大誌愣了一下,要是以前,他會罵,彆提那個喪門星!她在外麵餓死也是活該!
但現在,沈大誌不想承認自己後悔了,到底還是心中有愧。
對於大女兒,不管是當初要賣她去花樓,還是把病中的她趕出家門。
做出哪些事,他都不配當她的爹!
那時他太信朱氏的話了,落的父兄不和,親女兒也不知去了哪裡?
沈大誌一聲長歎:“你大姐聰明,不會餓到的。”
青牛不信,再聰明能聰明過冬素姐?
可惜他能力有限,年紀又小,想找大姐也沒辦法去找。
若沈冬月知道親弟弟還掛念著她,一定給她莫大的安慰。
揚州城中,沈冬月摸撫著還未隆起的小腹,臉上露出欣慰的笑意。
她以為自己滑過胎,極難再受孕。沒想到來到揚州安頓下來,就有孕了。
丁啟去找大魚,商量往幽州送東西的事。
幽州貧苦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揚州城中的百姓聽聞治理瘟疫的淩王妃,在吃醋布吃陳米。
反應跟長安北區的百姓一樣,自發到官府去問消息,要捐糧捐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