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仁臉一陣紅一陣白,被那些北疆少年淩辱的畫麵在腦中閃過,他再也硬氣不起來。
抱著莫修謹的靴子哭道:“奴才知道大人聰慧,大人定有法子應對那施姑姑,求您,保老奴一命。”
莫修謹嫌棄地抽出腳,他最煩這個死太監哭哭啼啼的,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
但此人留著還有大用,最起碼,他的證詞,比彆的探子更令人信服。
莫修謹很認真地道:“你放心,我不會讓你死的。我答應會保你的命,自然說到做到。”
吳有仁很是感動:“老奴謝過大人,一定會報大人大恩大德。”
卻不知道莫修謹心中悄悄加上一句,我會送你回長安,等你將東宮和韃子的勾結坐實了,且看你會死在誰的手裡!
多年以後,沈冬素知道莫修謹在北疆,借用陸雲舟名義做的事,隻覺慶幸。
幸好小盼哥是自己人,幸好小盼哥沒入邪教,不然憑小盼哥的能力,這天下會是什麼樣的局勢,還真說不好呢!
莫修謹現在的狀態就是,他知道自己遲早會瘋掉,所以要在瘋掉之前,多為冬素做一些事。
他可以不擇手段,不在乎道德和律法,隻求結果。
他覺得自己現在跟瘋子差不多,在幽州的時候,他要壓製住本性,生怕傷害到自己人。
但到了北疆,他所作所為,害死的都是韃子,或是太子黨的人,那還顧忌什麼?
淩王太過正派,才被皇後那個瘋女人逼成現在的局勢。
那就讓我這真瘋子,去對付皇後那個瘋女人,魚死網破,亦在所不惜!
他摸摸心口的荷包,那是阿沅姐送的禮物。
這世上,他在乎的人,隻有母親、冬素還有阿沅姐。
冬素重情重義,隻要她好,母親和阿沅姐都會在她的庇護下,活得很好。
若能用他一條爛命,換來這三人未來無憂,他,死而憾!
就是抱著這種心態,莫修謹不怕死,對那個隻是聽到名字,就嚇壞吳有仁的施姑姑,更是全然不放在心上。
甚至有些期待,畢竟目前他在北疆遇到的探子,都太蠢了,讓他的計劃實施得太過順利。
且看這個施姑姑,能不能給他一點意外的驚喜。
她若認不出自己,遲早會和吳有仁一樣,聽他指揮。她若認出自己,嗬,便是死也要拖著她一起死。
莫修謹現在更在意的,是淩王的遠征。
北疆這邊已經派出主將迎敵,可惜派的不是這個副將,他沒法跟著去戰場。
但他已經在想辦法,慫恿這個副將主動請纓,表示有自己幫助,殺淩王易如反掌。
隻要他鼓動成功,就能在戰場和淩王見麵,那時,裡應外合,遠征大計將會順利多了。
目前哪怕他人沒上戰場,卻也在竭儘所能地打探韃子的軍事消息,想法子送給淩王。
淩王的大軍離開幽州界,對沈冬素來說,跟去了天邊沒什麼區彆。
通信極難,除了他給自己送信,回信是不可能的。
去打彆的地方,還能送物資,但去了北疆,物資都沒地方送。
北疆就像一個巨大的迷宮,萬一迷了路,一切都前功儘棄。
這也是曆來大夏打北疆的為難之處,我們隻能被動地防守,或是敵人殺來時追擊。
但北疆的馬快,很容易就追不上了。然後我們自己遠征時,敵人能打羸就迎戰,一看苗頭不對就躲起來。
大軍出動,結果隻能滅一些小部落,主力軍根本追不上,隔著三、五年,敵人緩過氣過來,又是新一輪掠奪。
一次遠征,要消耗大夏數年積蓄,可對北疆的殺傷力,卻沒達到想要的效果。
沈冬素有研究過近幾十年的大夏遠征史,也曾的淩墨蕭徹底長談,可惜她並非天縱英才。
隻是能憑記憶抄後世的答案,最多幫淩墨蕭做好後勤,對戰事,她根本幫不上一點忙。
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她前世在軍事論壇看的那些,也隻是紙上談兵。
所以她現在唯一能做的是,就是保護好幽州城,然後全身心地信任淩墨蕭,堅信他會贏,他會平安回來。
送走那些貴女之後,將萬書閣的建設工作交給龐先生,春耕也到了尾期。
接著是夏收,夏收之後,百姓會有幾個月的閒暇期,隻需要家中老人婦人每天去農田巡視一遍,並沒有大的體力活。
所以很多青壯會趁這個時間進城打短工,而沈冬素也要利用這個時間,大興基建。
她算算時間,若是速度快,六月初欽差就會到。
也就是說,她必須在五月搶收完夏糧,就要將要完成的基建事宜定好。
然後就悄悄動身去海邊基地,她和官員們商議,目前對於農耕來說,最需要的就是水源問題。
幽州城除了一條河,沒有大的湖泊、水庫蓄水。
以前百姓是靠天吃飯,現在自然是不同的。
她先讓李念魚的師弟去找適合挖水庫的地方,將那裡的村莊遷走,夏糧收過之後,就準備挖水庫。
然後是對商事,幽州要興商,光靠海商肯定是不行的,畢竟有海船的除了薑家,背後都有士族。
這個時代的商業,還得靠陸路。所以要修路,目前幽州最好的一條路,就是往海邊基地的路。
就按這個標準,修通往濟州等州城的路,路一修好,不用幽州鼓動,商隊自己就會來。
官員為難地說,因為王爺遠征,掏空了庫銀,目前唯一能盼著,就是夏糧。
修水庫用我們自己的百姓,可以用工分,百姓最多換糧食等物資,不會耗太多銀子。
但修路隻靠幽州的百姓肯定是不夠的,這需要的金銀就多了。
沈冬素稍一思索就有了主意,笑問:“既然是修通幽州往各州城的路,自然不能隻有幽州出銀子。”
“屬於幽州地界的路,我們自己修,但彆的州城,就讓他們按咱們的標準,接著修。”
官員一愣,王妃說得容易,這不就是強迫各州城幫幽州修路嗎?
他為難地道:“隻怕他們不會同意。”
沈冬素笑道:“雙贏的事,為何不同意?出正式公文,用王爺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