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圖與拉科魯尼亞比賽的當天,亞洲杯的分組也出爐了。
這一屆亞洲杯在中國舉辦,此時剛剛出爐的分組,對於澳門隊來說談不上好壞,因為與波爾圖上賽季在歐冠上的境遇差不多,澳門隊在亞洲也是被分成第四檔次的球隊。
所以,誰跟他們分在了一組,那誰就是徹頭徹尾的倒黴蛋,而且這個小組多半會成為死亡之組!
最終的分組結果也差不多——
A組:中國、卡塔爾、印尼、巴林。
B組:韓國、科威特、阿聯酋、約旦。
C組:沙特,伊拉克,烏茲彆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D組:日本,伊朗,泰國、澳門。
這個分組怎麼說呢,首先是避免了中國一隊與中國二隊提前相遇,因為上下半區的球隊隻有決賽才能遇到,所以理論上中國德比要是能出現的話,那說明冠軍橫豎都是中國的形狀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分組有沒有人為的因素呢?
這就不好嗦了,反正日本和伊朗都很想罵娘!
他們這個小組本就夠卷了,亞洲前三的兩支球隊分到同一個小組,這簡直是離譜!
現在這個小組又多了一個實力至少能進亞洲前十的澳門,那到時還不得殺紅眼啊?
至於泰國,當他們見到自己出現在這個小組後,先是一愣,接著便微微一笑,立地成佛了。
張得勝也覺得一隊是不是對他們有意見?
這要是把他們分到c組,那不是你好我也好嗎?
但現在分到D組的話,哪怕是他也沒有十足的信心帶領澳門隊出線。
這會的日本和伊朗確實都是亞洲前三的隊伍,他倆分在一個小組本來也沒什麼,頂多就是沒第三方什麼事了。
但現在澳門也被分在這個小組,整個形式一下就複雜起來了。
日本和伊朗更是蛋疼起來了,因為這意味著三支球隊一番亂戰下來,誰TM都可能出不了線。
這時不少人甚至想到了亞洲杯之後的世界杯預選賽,澳門隊在引入張得勝和一眾實力派甲A球員後,整體實力的突飛猛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但是下屆世界杯的亞洲區就隻有4.5個名額,澳門隊的橫空出世無疑會讓許多亞洲強隊難受起來,就連日韓伊也不再覺得亞洲出線會很輕鬆了。
這屆亞洲杯的具體舉辦時間是7月17日至8月7日,正好與6月份舉辦的歐洲杯完美錯開。
當然了,這對各國的旅歐球員不算好事,因為任何球隊想要取得好成績都得利用6月和7月來進行集訓,大家的假期至少要縮水一半。
澳門隊就隻給球員放半個月的假,所有人6月15號就得去珠海報道,然後一直封閉集訓到7月15號。
這樣踢完亞洲杯再休息一個禮拜就得回歐洲了,歐洲各大聯賽在7月底和8月初就會陸續拉開帷幕。
“還行吧,至少很充實!”
張得勝原本還想著夏天再去亞洲圈一波金,但現在看來是沒這個時間了,畢竟就連趙昱廷都為了不影響澳門隊的備戰,主動將他排除在了夏天的淘金之旅。
但這麼充實的一個夏天,他覺得自己踢完後搞不好有機會突破9係了。
他一直不覺得這道關卡有什麼難的地方,德科那個蠢貨怎麼會整整兩年才突破呢?
張得勝確認好夏天的行程表後,重新將精力放在波爾圖這邊。
他現在很需要一個老大身份的歐冠冠軍,這樣一個足夠分量的硬性榮譽,足以讓他在任何時候都更加放得開。
上一輪麵對布馮時,他確實有點過於謹小慎微。
但那不是因為慫,而是對這個歐冠誌在必得!
他現在的團隊榮譽簿上,就隻有葡超冠軍和葡萄牙杯冠軍這種三流榮譽;個人的榮譽簿上,也就一個葡超金靴和一個歐冠金靴。
這點榮譽實在是拿不出手啊!
所以他承受不起那些冒險選擇下的失敗概率,很多時候就會顯得過於追求結果了。
如果把足球轉化成moba遊戲,那他每一局說的最多的一定是“點塔,點塔啊”這句話。
今天對陣拉科魯尼亞,張公子同樣是以“上分”為第一優先!
這方麵他與穆裡尼奧倒是完全一致,如果不是那麼功利的性格,那也不至於把防守反擊優化到獨步歐洲的程度。
拉科魯尼亞在這方麵就比波爾圖強上許多,人家一直是以凶猛的攻擊火力,奔放的進攻風格,成就了“超級拉科”的頭銜。
“那你就攻一下讓我看看!”
穆裡尼奧對於淘汰賽上的任何對手都十分尊重,今天哪怕坐鎮主場也不選擇與拉科魯尼亞對攻,而是準備從一開場就直接踢防守反擊。
這可是力壓曼聯小組第一出線的隊伍,上一輪更是在客場1:4負於Ac米蘭的情況下,回到主場上演超級大逆轉踢出一個4:0將衛冕冠軍給淘汰了。
張得勝當時還對卡卡幸災樂禍了一陣子,心裡暗道:讓你不選波爾圖吧,輸死伱呀!
如果今天拉科魯尼亞的攻勢依舊凶猛,那穆裡尼奧甚至準備把防守反擊升級為大巴車!
這已經是歐冠八強階段的比賽了,波爾圖接下來首先要以主場不丟球為第一目標,而不是以主場先進球為目標。
今天拉科魯尼亞的首發——
前場:特裡斯坦(87,1976年)、潘迪亞尼(88,1976年)
中場:盧克(87,1978年)、貝萊隆(88,1975年)、杜舍爾(84,1979年)、利昂內爾(84,1978年)
後場:羅梅羅(85,1971年)、安德拉德(84,1978年)、塞薩爾(84,1977年)、卡普德維拉(84,1978年)
門將:莫利納(84,1970年)
張得勝在看到拉科魯尼亞的這套首發後,就很疑惑這種水平的隊伍為什麼能在原本位麵打入四強?他們憑什麼能逆轉Ac米蘭?真就接到了“被逆轉之王”的任務唄?
“難道說,一個好教練,一套充分發揮出化學反應的陣容,再輔以合適的戰術體係,就能越級殺敵不成?”
張得勝確實不太理解拉科魯尼亞這一個9係超巨都沒有的陣容,究竟是怎麼做到連續幾個賽季在歐冠上都進入了淘汰賽?
最後,他隻能把原因歸結到主帥伊魯埃塔身上。
這個低調的西班牙教練為這支球隊量身定做的戰術體係與球員間契合度拉滿,就像波爾圖這批球員也與穆裡尼奧的戰術體係在契合度上爆表一樣。
但是那些豪門球隊一味追求頂級球員,但問題是這些球員相互之間未必相容。
而球隊的化學反應一旦不好,那自然容易出反效果。
哪怕執教他們的是頂級名帥,那也不可能把風格南轅北轍,性格也截然不同的各路球星強行粘合在一塊。
所以說,教練重要也不重要,一支冠軍球隊的養成因素實在太多了。
張得勝今天一上場,他就感覺到了拉科魯尼亞確實與先前交手的尤文圖斯,甚至是拜仁和國米都不太一樣。
這種區彆不是出在個體上,而是在整個進攻和防守上,他能明顯感覺到自己是在與一個整體進行作戰,而不是隻需要關注麵前一到兩個對位球員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