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戰,才刺激!(1 / 2)

人生中的第一座歐冠獎杯有什麼特彆感覺嗎?

這是賽後發布會上,一家媒體向張公子提出的問題。

張得勝當時說了實話,他在一開始的興奮過後,好像就沒什麼特彆的感覺了。

他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也許追求得到之時也是其終止之時吧。

他要想獲得更多的滿足感,那就得去追求更大的榮譽才行了。

這就是張得勝明麵上的回答,但他心裡很清楚滿足感為何不夠高,因為他最想踢的比賽始終是國戰。

他踢球是為了什麼?

這個問題,他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當然是為了證明中國人有踢球的天賦,我要為我的國家和民族去贏得榮譽!

這個回答可能會不被理解,甚至被吐槽太虛偽!

比如:你踢球就踢球,乾嘛非要上升到這種高度,你累不累啊!

你還真彆說,他這樣還真不累!

如果沒有這個理念在驅動,他有係統也不可能發揮的如此淋漓儘致,肯定是該享受就享受,沒必要太過辛苦自己。

但是一想到洲際比賽,乃至世界杯上的國戰!

張得勝馬上就變得節製起來,甚至必要的時候,他連“色”也能戒!

所以,俱樂部的比賽,他沒法徹底興奮起來,畢竟少了一層國家與民族之間的競爭,他最多隻能證明自己牛逼!

這也是他始終覺得亞洲杯的分量大於歐冠,因為踢亞洲杯是正兒八經的國與國的較量,他的中國二隊同樣能代表國家對外征戰。

這種“國戰”才是足球真正的魅力所在,俱樂部的比賽在他眼裡就是為了個人的名利去爭鬥。

他現在已經不缺錢和名了,那自然就算奪得了歐冠,事後好像也就那麼一回事。

但是即將開始的亞洲杯就不一樣了,那才是張得勝真正看重的賽事,這種比賽才是足球真正的魅力。

他遇上日本、韓國這些隊伍,那是真抱著打仗的心態去比賽。

當然了,這些話留在心裡就好,說出來就沒法在歐洲混了。

張得勝賽後自然也沒忘記在發布會上為主裁判挽尊,不僅找了理由為對方忘記第一張黃牌而開脫,還主動承認了他在收到第二張黃牌時,很清楚自己應該被罰下了,但還是猶豫了一段時間後,才主動向裁判申領了黃牌。

這個說辭可信度更高一些,畢竟一點心理鬥爭都沒有,便主動去提醒裁判罰下自己,那多少是有點高尚過頭了!

張得勝還不知道他這次為裁判挽尊對將來會有多大的幫助,他這次可不僅僅挽救了一個名哨的職業生涯,而是使得所有的裁判都會對他心生好感!

這種好感不會讓他得到額外的偏袒,但卻能讓他被裁判針對的概率變得非常低!

這種100場比賽至少有95場不被針對的屬性有多重要,很快中國一隊就會有最直觀的感受了。

張得勝這邊在三天後與全隊一塊參加了“全城大遊行”之後,甚至還昧著良心發表了一番如何如何喜歡這座城市,如何如何享受在這裡踢球,並且希望能繼續留在這裡踢球的演講。

然後,他連一封告彆信都沒有寫給波爾圖球迷,就這樣徹底的離開了這座生活了兩年半的城市。

當然了,這麼說多少有點刻意抹黑!

他倒是能寫一封非常感人的告彆信給波爾圖球迷,但問題是這信絕對不能寫,否則豈不是自爆了嗎?

所以,波爾圖球迷還不知道這匆匆一彆,再見麵就已經是彆人的形狀了!

至於過段時間會不會被媒體帶節奏,首先張得勝隻是強調了自己“喜歡”波爾圖,“希望”能繼續留在這裡效力。

但他可沒有任何承諾,沒有說我一定不會離開這種話。

這種承諾除了豪門嫡係出身的球員會說之外,怎麼可能會有人主動給自己套上一副枷鎖呢。

再說了,他即便就此離開了波爾圖,那也不算有什麼瑕疵,畢竟一人一城這種事在足壇幾乎沒有。

張得勝也不覺得自己虧欠了波爾圖什麼,甚至這支球隊還得謝謝他才合理呢。

他在這裡效力了兩年半,幫助球隊拿到了兩個聯賽冠軍,同時完成了連續兩個賽季聯賽不敗的曠世成就,外加一個對俱樂部來說已經是天花板榮譽的歐冠獎杯。

此外,他還幫波爾圖完成了歐洲足壇曆史上的第五個三冠王成就,這也意味著波爾圖從此以後,徹底能夠光明正大的以“歐洲豪門”自居了。

波爾圖這個“三冠王”的分量有多重,隻要看看連皇馬和巴薩都沒獲得過就知道了。

再加上通過連續兩個賽季聯賽不敗的成就,波爾圖是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在聯賽中壟斷過不止一個時間段,同時歐冠獎杯也增加到了兩座。

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稱豪門確實再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了。

如果連波爾圖這樣的榮譽都稱不上豪門的話,那整個歐洲的豪門球隊馬上就會下降到一隻手就能數過來的程度。

此時全世界的體育媒體也在統計張得勝這兩年半的個人數據,但是他們的統計自然不如係統上齊全了。

張得勝在賽季正式結束後,這兩個半賽季在波爾圖的總數據為——

2001-2002賽季——12場,10球11助攻。

2002-2003賽季——44場,59球20助攻。

2003-2004賽季——45場,72球29助攻。

生涯總數據——101場,141球60助攻。

這就是張得勝出道以來的詳細數據(真正的詳細數據放最後麵了,包括獎項),而在各大獎項的獲取上,由於這會年度類的獎項還有下半年的洲際大賽沒開戰,暫時還無法確定張得勝在2004年結束時會拿到多少新的榮譽。

但就光是眼前這些數據、成就、獎項,基本就是一個幼年球王的滿分答卷了。

葡萄牙的媒體早就不再拿菲戈與他進行對比了,因為放眼足壇不要說同齡的菲戈,就算拿巔峰期的菲戈與幼年期的張得勝來對比,然後再把他的葡超聯賽進球除以2,那好像也是遠遠比不了啊!?

如果拿“外星人”羅納爾多來對比呢?

那可以拿羅納爾多個人數據上最巔峰的96-97賽季來對比!

張得勝這個賽季的聯賽進球和助攻都除以2以後,就變成了聯賽27球7助攻+歐冠12球10助攻。

羅納爾多在巴塞羅那的96-97賽季,則是聯賽34球8助攻+優勝者杯5球2助攻。

如果光比個人數據,張得勝的聯賽數據略差一丟丟,但在歐戰上的質量和數量都明顯更頂。

所以綜合來判斷,第二個完整賽季,也即是19歲的張得勝,實際上在個人數據和俱樂部的成績上,居然是雙雙都強於21歲的巔峰羅納爾多。

這個對比結果讓張得勝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更彆說那些不願意看到中國球員大出風頭的外媒了。

但問題是這會已經是互聯網的時代了,這種數據的傳播遠比傳統媒體更快,同時也更直觀和詳儘!

此時的張得勝在“勝利網”上就被吹成了21世紀新球王的第一候選人,甚至有不少狂熱粉在張得勝拿下第一個歐冠獎杯後,就認為他距離加冕球王隻差一個世界杯了。

這種看法連張得勝都堅決不接受,“球王”哪是能這麼簡單就達成的一項成就。

他認為要想成為貨真價實,讓外界挑不出硬傷的“球王”。

那麼在21世紀以後的達成條件,最少得有6個以上四大聯賽老大身份的冠軍,3個以上老大身份的歐冠冠軍,5次以上金球獎或世界足球先生,10個賽季以上進入金球獎或世界足球先生評選的前五位。

然後嘛,自然是至少獲得一次老大身份的洲際杯冠軍,以及至少獲得一次老大身份的世界杯冠軍。

這就是張得勝心目中的21世紀球王在個人成績和團隊榮譽上的最低要求,並且是缺了任何一個前置都不行!

因為球王,就得是讓人挑不出一點硬傷。

反過來,就是說能挑出硬傷的那些人,便都不能算作球王了。

“老子要是能帶領澳門拿到世界杯冠軍,那我就不是球王,而是球神了!”

張得勝在回國的包機上入睡前,腦海裡便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高標準,嚴要求的稱王/成神要求!

6月1日,張得勝在兒童節當天返回了京城。

他要在這裡逗留一個禮拜,這期間出席了一堆早就安排好的活動,拍了一堆提前預定好的廣告後,還順便參加了一個土豪家庭的婚禮,出場費是888萬人民幣。

張得勝在婚禮上隻需要原地秀幾下花式顛球,然後將一個紅色足球踢給新郎新娘,再說上幾十個字的祝福,就這麼輕輕鬆鬆賺了近千萬後,他連席都沒吃便乘飛機返回了珠海。

這一個禮拜,他雖然每天工作14個小時,期間一個活動接一個活動都快喘不上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