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漢到底什麼水平,這個還真不好說,因為他突出一個聽話,說白了就是對戰術踢法沒有太多掌控權。
但是他對球員的使用,實際上有很多妙手。
當然了,很多球迷認為他是在瞎用人,比如孫繼海就被他用廢了,這一點也確實如此。
但是張得勝覺得阿裡漢對現代足球的理解很出色,比如他對今天擔任隊長的李明使用上就很科學,將其放在了最適合的中場位置上。
然而剛剛踢到第2分鐘,李明插上接球準備過人時,便被屠光台直接一個預判,兩大步卡住位置後,便擋在了他與足球之間,隨後一發力就把這個已經至少33歲(誤差小於3年)的李明給頂翻了。
主裁判法哈裡一點吹罰的想法都沒有,因為這個防守動作雖然侵略性很強,但卻是非常精彩的一次防守。
李明這麼狼狽,隻能說屠光台的這次上搶和卡位的水平絕對是四大聯賽級彆,整個過程預判精準,上搶迅疾,發力凶狠,一氣嗬成!
但是李明的這次持球擺脫卻是亞洲二流級彆,整個過程從接球開始就太磨蹭了,速度遲緩,動作僵硬,缺乏細節。
然而沒幾個人知道,此刻看上去腳下技術粗糙,動作銜接僵硬,毫無靈性的李明,15年前出道時不僅靈氣十足,腳下技術也很流暢,特彆是10年前運動能力巔峰那會兒,即便把他放在不是最適合的邊路上都稱得上亞洲一流。
但就像所有出道時讓人眼前一亮的國內球員一樣,這些靈氣四溢的球員,往往是越踢越沒靈性,越踢技術越糙,最後等到進入國家隊的時候,基本隻剩下敢打敢拚,攻守平衡了。
阿裡漢就認為李明不該去邊路,而巧合的是係統也將李明最適合的位置標記為中場。
李明年輕時的爆發力和速度在亞洲一流,拿到歐洲去就一般了。
但是他的靈性和創造力,包括腳下技術,以及平衡和對抗方麵,即便放到歐洲也很不錯。
這個評價不是亂說,而是張得勝可以從係統上看到李明每個年齡段的能力,結果賽前無聊時一劃拉,居然發現他的技術屬性大都停留在21歲時的狀態,從那以後不止進步有限,甚至有些屬性越往後越差了。
如果以李明18歲時展露出的天賦和即戰力來看,那麼他的球商和技術實際上在歐洲也很不錯了,如果趁著年輕身體素質好的時候到歐洲磨煉一下,那麼將戰術素養快速提高後,再配合他本就出色的靈性和技術天賦,以及亞洲頂級的身體天賦,他的上限還要超過中村俊輔。
這不是張得勝的評價,而是係統給李明標記的極限天賦是89(5%),超常天賦84(20%),正常發展79(50%)。
中國一隊在極限天賦上達到89的還不止李明,劉雲飛和孫繼海,甚至郝建國也是89的極限潛力。
鄭智在後衛的位置上也有這個潛力,但將他上調到中場後,他的極限天賦就變成84了。
但可惜國內的環境不可能讓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和踢法,也就不可能踢出自己的極限天賦,即便是超常天賦也幾乎不可能突破了。
阿裡漢倒是將不少球員放到他們最適合的位置上,但這些已經定型的球員被放到自己很少踢的位置上,哪怕是資深些的球迷都能看出他們踢得非常掙紮。
李明在失誤之後,屠光台往前帶了幾步,就把球出給了沈毅。
沈毅這時展現了自己為什麼適合踢中場,隻見他用一個連偽球迷都能感覺到很舒服的停球動作,不僅快速把球停到一個方便自己下一步做動作的位置上,隨後的第二次觸球便將皮球傳給了回撤的李曉波。
這種接球和出球的快速銜接能力,乍一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實際上全亞洲能做到像他這麼快速且絲滑的球員,兩隻手就數的過來了。
而這種快速+準確的出球,好處就是能最大限度的拉扯對方的防守陣型。
李曉波回身接球的動作相比之下更加騷包,他直接一腳出球,想要把球背身敲給突然插向禁區的張得勝。
但是這種過於風騷的一腳出球在誤差上比起最合理的兩腳出球大了許多,儘管一旦傳好了就有機會幫隊友形成單刀,可多數時候都是讓隊友勉強拿到足球後陷入圍攻,或是直接就被斷了。
這一次鄭智就憑借出色的位置感和對球路的預判,直接把李曉波裝逼的“一腳出球”給斷了。
“好球!”
“傳的好,斷的也好!”
“漂亮,就該這麼踢!”
“……”
現場球迷大多數隻能看個熱鬨,不過這次攻防確實很熱鬨,這讓“工人體育場”裡一時間都是歡呼和叫好的聲音。
然後,這些聲音就“嘎”的一下被抽了回去,隨之而來的就是一陣倒吸涼氣的聲音。
鄭智斷球之後花了兩步才調整好足球,然後就準備自己往前帶一段距離,他有這個拿球插上的自信心。
但問題是他不知道歐洲的防守節奏已經非常快了,哪怕是前場被斷球,附近的球員也會立刻組織反搶。
這麼說也不準確,這些中國球員並不是不知道歐洲的攻防節奏已經越來越快。
但問題國內的節奏還是老樣子,他們沒有見到過這種更具侵略性的攻防轉換。
澳門隊的就地反搶甚至有組織有配合,張得勝和李曉波,連帶沈毅同時衝向了鄭智。
鄭智的控球精度明顯一般,他也沒有立刻出球,這一磨蹭再想出球已經太慢了。
這其實就是處理球的速度和精度都不夠,或者更籠統的說,就是拿球和出球的速度太慢了。
所以等把球控好時,鄭智已經沒有機會再出球了。
他自身護球的能力又一般,於是當三人徹底合圍之後,他的球“唰”的一下就被李曉波捅給了張得勝。
張得勝拿球後立刻轉身內切,此時魏新和回防的李明都朝他衝了過來,準備合力將他攔下。
張公子麵對兩個人的防守,同樣沒有第一時間出球,而是以一敵二迎了上去,甚至還把速度降了下來,隻是他的腳下控球頻率卻快的驚人。
“糟糕,他的腳下頻率這麼快?”
“我該不該出腳?”
這種速度不快,但頻率過快的盤帶,一時間讓魏新和李明都陷入了糾結。
他們不知道是該出腳斷球,還是且戰且退?
張得勝可不會給他們好好思索的機會,逼近到兩人麵前後,突然右腳向外撥球,打算從李明的外側方向突破。
李明急忙向後退去,但是突到一半的張得勝,忽然改為腳內側扣球,一個快到讓人眼花的牛尾巴過人,居然將突破的路線改成了李明倉惶後退時,不得不讓出來的那塊區域。
這個突然的變故讓兩人都反應不過來,竟是眼睜睜的看著張得勝見縫插針,直接從他們的中間帶球穿梭而過。
最讓李明和魏新鬱悶的是,他們整個過程根本沒有下腳的機會,張得勝每一次控球都讓他們看得到卻摸不到,甚至看上去有點像主動給他讓出一條路來。
當然了,他們可以直接從背後鏟腿。
但像這種惡劣的犯規,歐洲球員都很少對他使用,因為一鏟就是紅牌!
他們今天又是在這樣舉國矚目的場合上,那就更沒法用了,因為張得勝那雙腿他們真是賠不起!
這TM可是11億啊!
誰敢從背後鏟?
那是真有可能被買命啊!
但老實說,就算他們敢鏟,張得勝也不擔心自己受傷,因為他的每一步控球和盤帶都能隨時銜接跳水動作。
他那種快到極致的腳下頻率,實際上就是引誘對方出腳。
那時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一趴,憑他的反應和體質,最嚴重也就是受點硬傷罷了。
如果沒有這一手本事,他一個中國天才早就在歐洲被廢了。
但既然一隊的球員不敢鏟他,那張得勝的突破就更加如魚得水了。
這次一突破,中國隊的禁區外麵已經沒人能再攔截他了,甚至禁區內也隻剩下張耀坤和孫祥,外加一個剛剛跑回禁區,還處於背對著他狀態的肇俊哲。
“傳球了!”
現場解說驚呼一聲,因為張得勝這球傳得非常極限,同時又非常巧妙!
他居然直接從肇俊哲的腳後跟不遠處,把球傳到了正好從右側插入禁區的李維腳下。
肇俊哲根本不知道足球剛才就擦著自己的腳後跟傳到了李維腳下,張得勝剛才在一瞬間看到他的背身狀態後,就這麼略帶羞辱性的把球直接傳了過去。
李維接球後很想騷一下,但還是強壓住了這股躁動,一接一傳之後不敢耽擱,趕緊把球送到了小禁區,他已經看到蒂亞戈跑出了機會。
這時的蒂亞戈已經憑借爆發力擺脫了張耀坤衝進了小禁區,麵對身側的緊追不舍,以及麵前果斷出擊的李雲飛,他直接一腳憑感覺的鏟射。
“好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