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並沒有跟太史慈和樂進一同行動,而是向西北進軍,兵鋒直指原魏長城外的滎陽。
滎陽是秦軍在關東的重要糧倉和糧草中轉站,存儲了秦軍大量的糧食,蒙驁所部之前多次東征的糧草主要就是取自滎陽。
曆史上,秦始皇專門在滎陽設置敖倉,存儲糧食,結果這些糧食最後直接便宜了劉邦。
這個地方,可以說是秦軍的必救之處,蒙驁要想保證大軍的糧道,就必須要保護好滎陽。
當然,和典韋一同行動的程昱也很清楚,蒙驁完全沒必要急著回師,因為占據了大梁的秦軍幾乎完好無損的得到了魏國多少年的積累,單就糧草而言,就算沒有滎陽的支持,也能夠堅持一兩年時間。
毫不客氣的說,這次的滅魏之戰,大秦真的賺翻了。
程昱當然不奢求能夠調動蒙驁所部,他的目標隻是讓秦軍覺得他是為了調動蒙驁所部罷了,而利用這個機會掩人耳目,程昱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將屍兵布置合適的位置上,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來個水淹七軍。
結果沒想到,羅網的人及時傳來消息,告知有一支十萬人左右的秦軍騎兵不日出關,將在滎陽補充糧草後,分散成小股進入韓國境內作戰。
時至今日,徐庶、荊山與程昱、趙嵩之間的情報交流已經邁入了正軌,像這種大規模調兵的情報,已經可以很及時的傳遞了。
“得來全不費工夫。”
得到情報的典韋與程昱對視了一眼,哈哈大笑。
若是兵種完備的大軍團作戰,典韋還要猶豫一下,因為他的能力並不太擅長大軍團的指揮,真要大軍團打起來,很可能會亂套;但如果隻是騎兵軍團決戰,那可就簡單多了。
騎兵嘛,衝就完事了。
衝出去,對著敵軍的中軍衝過去,斬了敵軍主將,鑿穿敵軍陣型,然後反複衝殺,直到敵軍大敗。
衝鴨!
於是,秦軍剛剛拚湊出來的這支精銳騎兵,迎麵碰上了典韋的大軍。
同樣有不少偵查手段的秦軍沒能讓典韋軍直接貼臉,但時間上也來不及讓他們重新構築防禦工事或者說進城。
而且秦軍將領們也大都不想進城。
“將軍,敵軍再強能有我秦軍軍陣之強?兵甲之銳?將士之勇?將軍之能?”
在決定交戰之前,秦軍將領朱瑾勸諫道。
朱瑾號稱賽張飛,是來自五代十國的名將。
在南北朝、五代十國這些亂世,將領人均號稱“關張之勇”,這個賽張飛,那個小關羽,名頭震天響,死法也千奇百怪。
“將軍,我大軍出關,銳氣正盛,豈有不戰而逃之理?”
心腹檀道濟也力鼎決戰。
曆史上的檀道濟是劉宋大將。劉宋就是殺了東晉司馬氏全族的劉裕建立的朝代,所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說的就是劉裕。檀道濟因為能力出眾、功勞太大,被劉裕的兒子宋文帝猜忌誅殺,原因大概也是害怕檀道濟成為新的司馬懿。
自從司馬懿上位之後,勞苦功高重臣,都成了高危職業,動不動就要被皇帝在死前先帶走。
“言之有理。”
秦軍主帥楊瑞點點頭。
楊瑞是關中將門楊氏的家主,他的兒子楊端和在曆史上是秦國名將,他還有個孫子叫楊熊,是與章邯齊名的名將,班固在《漢書》中記載,時人評價衛青“而大將軍(衛青)材能非直章邯、楊熊也”,大意是衛青的才能不在章邯、楊熊之下。
此外,楊氏一族在曆史上還有跟隨秦始皇在琅琊刻石的大臣五大夫楊樛,以及大名鼎鼎的弘農楊氏的始祖楊喜。
作為一代名將,雖然曾經一度被白起遮住了光輝,但事實上,大秦是真的不缺五子良將那種級彆的將領的。
有一說一,曆史上的五子良將,大部分也不過是打黃巾起家,而黃巾軍其實也就是一幫子農民罷了;而秦軍的名將,不僅出身將門,更是在軍功爵製度下成長起來,不論是眼界、戰鬥經驗和帶領數量都要強過大部分的五子良將——最起碼也要跟於禁之流差不多。
楊瑞就是秦軍高級將領中的佼佼者。
他的能力可能僅次於同時代的白起、蒙驁二人,跟王齕、麃公、李崇等人相比,楊瑞自認還是不差的。
這次楊瑞難得帶領新軍出征,當然想要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而不是留下一個畏敵如虎的罵名,成為大秦的笑話。
楊瑞以大將楊悅、張覺為左右兩翼,自己帶領羌枚、朱瑾、檀道濟等人為中軍,列陣迎敵。
楊悅、張覺、羌煤等人雖然不見於史書,但卻都是軍中宿將,爵位都是五大夫,這已經算是高爵。放在三國時代,起碼也是朱靈、陳到那個級彆的將領。
至於朱瑾和檀道濟,則是楊瑞在騎兵中發掘的佼佼者,真實身份都是戰爭代行者麾下的名將,能力很不一般,唯一的問題就是功勞不夠,沒能升到更高的爵位,隻能擔任下級軍官。
在秦國,哪怕你有韓信之才,也不可能一來就當大將;當然了,哪怕你隻是一個平民,也有足夠的晉升機會。
從某種程度上講,秦國的爵位製,才是中國打破血統貴族製的肇始。
隻是,這個好的製度,對於戰爭代行者的將領們就有些難受,這些將領在之前的世界,跟著戰爭代行者,哪個手下沒有萬把人,這次最多卻也隻是百人將而已。
說的好聽一點,是軍隊的中堅,說得難聽一點,就是炮灰。
楊瑞對自己麾下的將士組合自信滿滿。
秦國這麼長時間一直憋著由傳統騎兵,戰爭代行者將士、將領衛隊及自然人兵種組成的騎兵軍團沒有用,最根本的原因其實跟之前的大虞軍遲遲不願意跟秦國決戰,甚至就連滅楚之戰的時候,也主要借助了齊魏的力量的原因差不多——這支精銳騎兵部隊還無法組成強力有效的軍陣。
秦軍的秦銳士的確是天下第一流的強兵,但秦銳士是以車兵加步兵(包括重步兵和弓弩兵)為主,隻有少量騎兵,且騎兵的作用是配合車兵;換言之,秦軍並沒有專門的強大騎兵軍陣。
秦軍的騎兵軍陣單獨用的情況下,也就是普通精銳軍團的水準,甚至還有所不如。
所以,秦國也想等把軍陣真正磨合起來之後,磨合到起碼能夠接近秦銳士軍陣的水準之後,再大規模出動。
這次強行出兵,也隻是無奈之舉罷了。
無奈,指的是還不太適合正麵與敵軍鎮國軍團作戰,但是麵對情報中那些連最基礎的軍陣都無法組建、隻會到處搶糧搶人搞破壞的大虞騎兵,從楊瑞到一眾戰爭代行者的武將,都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楊瑞認為這就是一群沒有資質組成軍陣的垃圾;戰爭代行者們一方則認為這就是一群弱雞空間兵,他們全武將加武將衛隊的頂級陣容,還不是輕易拿下?
總之,此戰優勢在我!
都覺得自己占據優勢的雙方,在滎陽開闊的衝擊平原上展開了毫無花哨的決戰。
一上來,二十五萬騎兵如同兩團摧峰斷浪的狂濤,徑直衝向了彼此。
都知道騎射重要性的雙方,照例來了一波互射。
然而,在雙方鎧甲沒有拉開代差的情況下,典韋所部卻有著絕對的軍陣優勢。
不僅如此,典韋所部還有一萬架破甲尊享般諸葛連弩。
這是係統出品的,一匣子十支弩箭就要價一百二十戰爭點,萬弩齊發一次就要一百二十萬戰爭點的吞金獸。
當然,效果也很明顯,一次齊射就起碼造成了秦軍中軍上萬傷亡。
此外,大虞軍隊還有著其他強弓硬弩的齊射。
兩國在弓弩製作水平上其實不相伯仲,秦韓的弓弩都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弓弩。雙方造成的傷亡差距主要還是軍陣防禦能力的強弱。這次,自然也是秦軍吃虧。
秦軍最吃虧的地方在於,他們本來的目標主要是大虞的空間騎兵,所以攜帶的弓矢之大部分都是一般的箭矢,射的遠,但是破甲效果沒有那麼好;而典韋所部卻有大量的破甲箭。
在雙方還未正式撞到一起的時候,秦軍就已經有了兩萬傷亡,而虞軍的傷亡人數隻有五千。
“敵軍竟然如此精銳!”
將眾將護在身前的楊瑞大吃一驚。
秦軍特殊的製度,讓秦軍並不太推崇大將身先士卒,而是推崇居中指揮,這讓楊瑞逃過了一開局就被射成刺蝟的命運,但他看好的猛將朱瑾等人已經救不活了。
朱瑾等將領作為虞軍重點照顧對象,身中數十支弩箭,跌落下馬,已經被踩成了肉泥。
正是雙方完全不成比例的損失,讓他意識到,敵軍絕對要比秦軍精銳。
這讓他不由得放慢了馬速。
故意放慢馬速的他卻沒有意識到,全體秦軍的速度都降低了;與之相對應的是虞軍群體速度的提升。
這是大虞來自第三個任務世界魔法塔的特殊獎勵——群體遲緩與群體加速。
在當前這個階段,這種大範圍的控製技能還是極度稀缺的,至少秦軍的戰爭代行者中就沒有類似的技能。
秦軍戰爭代行者武將們的能力,大都是正統武將的能力,基本都與增強軍隊或者特殊兵種的戰鬥力、士氣、移動速度等有關,且基本上已經與各自的軍陣相融合,少數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對方的戰鬥力、士氣等,但這對大虞軍而言,影響並不是很大。
大虞自然人部隊人均出場滿士氣,且圖騰本身就有很強大的加成,在激發圖騰之力進一步提升戰鬥力的情況下,他們對於負麵效果的抗性,也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反觀秦軍中的自然人部隊,就算是有圖騰也沒法用,因為他們要融入秦軍之中,而秦軍顯然不能夠容忍他們亂七八糟的圖騰。
秦軍的圖騰隻有一個。
楊瑞雖然後知後覺,但是戰爭代行者們卻敏銳的很。
秦軍中的戰爭代行者及戰爭代行者的麾下,已經意識到大虞軍絕對不會是簡單的空間兵,至少大部分都是自然人或者將衛、訓練兵種;同時,大虞軍還擁有群體控製技能,而這是神廟最多不過二級的戰爭代行者們所最缺的。
每個體係都有優劣,武將體係大都走的一力降十會的路子,而那些擁有特殊能力的軍師類型的英雄,收降的難度可要比武將高上幾十倍且不一定會擁有強大的控製技能,具體可參見董璜麾下的一眾文臣,也就是賈詡有個限製極大的限定技亂舞、諸葛亮有個限定技石兵八陣,其他謀士型英雄哪有還有什麼控製技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