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自有大儒為我辯經(1 / 2)

戰爭由黃忠所部率先掀起。

黃忠所部兵出泗水一線,兵圍重鎮彭城。

彭城,自古就是兵家重地,曆史上還一度被項羽作為西楚的都城。

大虞的突然出擊,讓齊軍大驚失色,泗水一線的大量齊軍據點,有的望風而降,有的很快被攻陷,隻有彭城的少數重鎮還在齊國的掌握之中。

得到消息的齊國君臣驚恐不已,他們很清楚,現在正是齊國最虛弱的時候,根本難以應對大虞的大軍。

不想再慘遭滅國的齊國君臣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思來想去了一圈,發現這個時候唯一有可能支援他們的,竟然是秦國。

於是,齊國一方麵派人向秦國求援,一方麵向大虞求和,丞相後勝連連忙親自到方善府邸,詢問情況。

“大虞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可是兄弟之國啊!”

後勝急了。

如今齊國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嚴峻,這些年,剛剛從險些滅國的慘境中勉強恢複,結果先是在滅楚的時候損失了十萬技擊士,之後伐燕之戰、伐魏之戰、伐趙之戰,都有不小的損失。

尤其是不久前田勝的大敗,不僅讓齊國徹底丟了黃河以北的土地,最後一支成建製的精銳野戰軍團也近乎全軍覆沒。

偌大的齊國,此時竟然湊不出五萬技擊士,倒是普通精銳軍團還有七八十萬,但是大部分都駐軍各地,尤其是重點的邊防地區,想要調動哪有這麼簡單、迅速啊。

所以後勝迫不及待的想要休戰。

然而,這次方善的態度卻很曖昧。

“丞相大人,如今天下,楚國、魏國、燕國已亡,齊趙精銳損失慘重,天下虞秦兩強相爭的局麵已成定局,丞相還得早做打算才是。”

方善的語氣意味深長。

“你,你什麼意思?”

後勝方寸大亂。

太過聰明的後勝,隱約察覺到方善的意思,但是他不敢相信。

諸國爭霸、並存可是九州幾百年的格局啊。

“丞相大人,大虞現在摧峰之士百萬,敢戰之士千萬,與虎狼之師的秦國都逢戰必勝,奪下巴蜀、南郡,戰斬秦國上將麃公,逼死秦國上將王齕,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如此精銳齊國可能抵擋?”

方善恐嚇道。

後勝默然。

這不是齊國能不能抵擋的問題,而是齊國有沒有兵馬抵擋的問題。

“黃漢升為大虞上將,所部兵馬五十萬,戰無不勝,淮泗一帶無人能擋,待破彭城之後,便可長驅直入,屆時誰人可擋?”

“況且,大虞精兵如雲猛將如雨,又豈會隻有黃漢升一路兵馬出動?”

方善繼續恐嚇。

這可真的把後勝嚇壞了。

他知道大虞兵馬眾多,起碼知道大虞還有一支原本部署在淮陰的精銳軍團就動向不明。

怕什麼來什麼。

大虞淮陰軍團的動向很快傳來了,淮陰軍團跨海奇襲琅琊。

這跟曆史上吳越北上爭霸跨海打齊國差不多,琅琊百姓很平靜的看著虞軍擊敗了防衛稀疏的守軍,很平靜的看著琅琊守將投降,很平靜的看著陸遜軍團進入琅琊城,很平靜的看著大虞軍向其他地區前進。

全程突出一個情緒穩定。

沒有簞食壺漿,也沒有激烈反抗。

陸遜一問才知道,琅琊有數千將士曾受過大虞的恩惠,是之前被大虞放回的俘虜之一,這些人廣泛宣傳大虞的仁義,讓大虞在這些地方留下了不錯的口碑。

之後,這些人又被田勝征調去打趙國,近乎全軍覆沒。

一方麵是口碑不錯的虞國,一方麵是害的他們子弟兵全軍覆滅的齊國;一方是勢如破竹的侵略者,一方是卻是他們的母國……

種種因素下,齊人態度曖昧也就可以理解了。

得到這一消息後,後勝差點跳起來。

黃忠這一路其實還好說,頂多就是把魯地給占領了唄,傷不到齊國根本,想要再攻打齊國腹地,就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轉道東南走莒城,這些地方都是易守難攻之地;二是北上走濮陽、曆城,但是這條路後背就是秦國,有可能被秦國斷了後路,龐煖所部之敗,最主要原因就是被斷了後路。

但是陸遜這一路卻直接繞過了莒縣。

偏偏莒縣還不敢出兵,因為一旦出兵,就有可能被黃忠所部斷了後路。

如此態勢,就逼迫齊國必須出兵野戰,至少也要先擊退陸遜這一路再說。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後勝跺跺腳,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丞相大人還得早做準備啊。”

方善善意的提醒道。

“該如何準備?先生想要勸我投降?”

後勝麵色不善。

他貪,但並不是傻,他很清楚,他的一切來自於齊國,如果沒有齊國,他什麼都不是。

“以丞相和大虞的交情,無非就是是否立更大的功勳而已。不過,如今談這些還有些早,但小人曾經聽過一句話‘戰而後和,和而後安’,究竟如何,終歸得要打一場才好,有了齊國有了丞相,我才有今日之地位,若是回去了,我也是個普通的掌櫃罷了……”

方善“掏心掏肺”的說道。

“我心已亂,就先告辭了,還請先生近日不要隨便走動。”

後勝告辭,順便把方善軟禁。

這也是應有之義,方善是大虞的間諜這是舉世皆知的事,這種時候軟禁他,既是一種監視,也是一種保護。

方善笑嘻嘻的接受了後勝的“好意”。

後勝從方善那裡離開之後,直接去了齊王宮,他覺得方善那句“戰而後和,和而後安”很有意思。

後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早就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投降派,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後勝總得為自己、為自己的一家子想想不是?

他想不通為什麼大齊在短短幾年間獲得了比巔峰時期還要廣闊的多的領土,為什麼有了如此廣闊的領土之後卻又迅速分崩離析,眼看到了滅國的邊緣。

後勝想不通,但是作為大齊的丞相,他的利益卻與齊王和齊國並不一致。

後勝決定好好勸勸齊王,如果能夠擊敗陸遜所部,那麼大齊自然可以硬氣起來,打不過的話,再割地求和也不遲嘛!

齊王建信了他舅舅後勝的邪,以田章之子田儋為主將,派帶領臨淄最後的精銳前往攻擊陸遜所部。

齊王建所不知道的是,田儋大軍一行動,便有情報傳了出去。

最終,倉促出戰的田儋所部與勇猛精進的陸遜所部在濰水相遇,雙方夾濰水列陣。

陸遜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遊,翌日,命於禁帥軍涉水進擊田儋軍陣。

於禁作為大將,雖然曆史上留下了汙名,但是練兵和臨陣指揮能力,都是出類拔萃,總體能力在五子良將中起碼處於中遊,隻不過指揮大軍團作戰的能力和戰略布局能力相對較弱。

換言之,他最適合的角色應該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那類的角色,當然了,隻是帶領本部人馬作戰的話,能力也極為不俗,至少於禁所部要比李通、閻行、朱靈等部還要精銳一些。

知道情勢危急的田儋出兵迎擊,想要“半渡而擊之”。

於禁所部佯裝敗退。

這讓田儋看到了破敵之機。

田儋覺得籍籍無名的陸遜可能就是個隻會水戰的紈絝公子,根本就不懂陸戰;於禁所部敗而不散,絕對是一股精兵。

兩者一結合,田儋推理出了事情的真相:不懂陸戰的紈絝子弟逼迫沙場老將冒險攻擊,沙場老將被擊敗,隻能集結精銳而逃,但因為這股士兵夠精銳,所以敗逃的時候還沒有大潰。

所以,他田某人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一舉擊潰大虞軍精銳,鎖定勝局。

田儋親自率領技擊士等精銳渡濰水追擊於禁,卻不料他的這個決定將推入了萬劫不複之境。

一直在等這一刻的陸遜瞅準時機,命人決開壅塞濰水的沙囊,奔流的河水頓時將田儋所部截為兩段,田儋的主力沒能渡過濰水,渡過濰水的隻有寥寥三萬人。

陸遜趁勢指揮大軍對田儋所部發動猛攻,於禁、李通、閻行、朱靈等奮勇出擊,本來就戰鬥意誌薄弱的齊軍半數選擇投降,半數則和田儋慷慨赴死。

至此,濰水之戰,已再無懸念。

作為此戰主力的於禁所部雖然損失較大,但卻是首功,整體而言,大虞軍也是占了絕對的便宜。

大軍趁勢渡河攻擊,西岸齊軍見田儋所部被殲滅,早就人心惶惶,麵對大虞軍的猛攻,有的投降,有的則往四處逃散。

濰水之戰,對於齊虞戰事而言,絕對是一場十分重要的戰鬥,但這場戰鬥在另一場戰鬥麵前,就顯得小場麵了。

大虞皇帝陛下董璜親率上萬艘戰艦,出現在渤海,大軍一部分沿濟水水陸並進,一部分登陸後直撲臨淄。

所過之處,幾乎沒有遇到足以令大軍停頓的抵抗。

事實上,齊國臨淄以北的沿海地區,根本就沒有海防。

眼看虞國大軍距離臨淄還有三天路程,派人要求田儋回援,卻隻得到田儋兵敗戰死消息的齊王建和後勝麵麵相覷。

後勝終於想起了方善的“好言相勸”,他明白,這個時候勸齊王建投降,還有活路,如果還有其他妄想,絕對死路一條。

“陛下,大虞向來以仁義著稱,投降大虞的,不論是楚王還是春申君父子,都有食邑,榮華富貴享用不儘啊。”

後勝忍不住勸說道。

“是楚王的母親享用不儘吧?”

齊王建忍不住怒哼一聲。

末代楚王是楚考烈王的兒子楚幽王熊悍,他的母親就是李園的妹妹李嫣。

董璜在楚國朝堂當眾淩辱李嫣、肆意淩辱楚考烈王後宮的事可是傳的有鼻子有眼,曾被很多人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當然,董璜並沒有那麼荒淫,隻是董璜也確實享用了李嫣這個風姿妖嬈的楚太後。

齊王建的話,卻讓後勝心下一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