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驁死後,秦軍滎陽守軍及水軍向虞軍投降。
他們的投降,也是蒙驁的遺命。
蒙驁自知此去有死無生,所以早就給這些跟隨了他多年的將士留了一條後路。
蒙驁很清楚,自己有死無生的這一戰,勝利的機會微乎其微;一旦失敗,秦國也就沒了最後的希望。
既然如此,還不如給老秦人留點兒種子,給這些跟了他多年的士兵一條生路。
所以,他才留下了這道軍令。
當然,蒙驁這麼做,其實也是在給他的孫子一條生路。
有了這份厚禮,大虞總不至於再殺了他的兩個孫子吧?
自從有了白起的例子之後,秦國的頂尖將領在謀身這一塊的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蒙驁之前就是因為太過謀身,所以錯過了去河北整頓兵馬的機會。
他很後悔,也不後悔,但更多的還是後悔。
秦國的這次慘敗,不僅意味著秦國的衰亡,也意味著蒙驁信念的崩塌,事業的崩塌,隻可惜,他懂這個道理懂得太晚了。
他無法向殺了他兒子的虞人投降,也無顏麵對自己、麵對先王,所以才會舍命一擊。
但同時,他也留下了最後的希望。
有了蒙驁的配合,大虞軍隊得以輕鬆占領滎陽,兵進洛陽,扣關函穀。
函穀已是鹹陽最後一道屏障。
此時的鹹陽一日三驚,所有人都意識到,大秦要完了。
受辱之後百般不甘秘密準備的呂不韋叫來李斯等心腹,企圖發動政變。
此刻,隻有政變才能救秦國。
然而李斯卻毫不猶豫的出賣了他。
李斯其實比呂不韋更像是一個商人,他隻會站在勝利者一方。他當然已經意識到秦國已經完了。
統一的大勢勢不可擋!
雖然李斯也不明白,才短短的十年間天下怎麼會發生如此驚變,明明不可一世的大秦怎麼忽然間就要完了?
但是李斯也明白,這個時候是不能夠跟呂不韋一條路走到黑的。
呂不韋就算兵變失敗而死,也會留下身後名,可他呢?恐怕到時候史書上都不會留下一個名字。
李斯最好的出路其實也是兵變,不過不是兵變後支持秦軍抗拒大虞,而是兵變後放大虞軍入關。
隻可惜,李斯並沒有這樣的實力。
事實上,就算是李斯不出賣呂不韋,呂不韋的計策也不可能成功,甚至呂不韋本身恐怕也知道不會成功,隻不過,他想要拚死一搏而已。
有些事,做了可能會失敗、會後悔,但如果不做,一定會後悔。
然而,呂不韋所控製的那部分羅網早就已經被滲透成了篩子,呂不韋的一舉一動,對於徐庶、驚鯢而言,沒有任何秘密。
於是,呂不韋鋃鐺入獄。
沒被殺也是因為徐庶沒有收到董璜的命令。
然而,就算是到了這種時候,就算是趙高已經“指鹿為馬”,就算是王翦、呂不韋先後出事,也仍舊有人想要救一救大秦的。
哪個王朝,都會有殉國者的存在。
他們有的上書,請求放棄漢中一線,將在漢中的精銳全部調過來放手函穀關一線;甚至建議連武關、旬關也放棄,全力龜縮關中。
作為四塞之地,關中守還是能夠守得住的,前提是沒有內鬼。
再堅固的堡壘也擋不住內部的破壞。
秦王政一死,趙姬奪權,對於大秦而言是致命的。
事實上,自從秦王政“合理”的被刺殺之後,秦國的國運就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後馨出手都有可能九死一生的國運之力,驟降到後馨出入秦宮已經暢通無阻,想打扶蘇的屁股就打扶蘇的屁股的程度。
策略沒有問題,但現實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更聰明的,則直接進行了兵變,這些人中以蒙恬、蒙毅等少壯派將領和戰爭代行者餘孽為主。
蒙恬等人之前就在訓練騎兵軍陣,手中還有部分精銳的黃金火騎兵,與戰爭代行者餘孽一拍即合,決心發動兵變。
他們的兵變自然被殘酷鎮壓,但是蒙恬等人卻搶救出了一個王室成員王子嬰,蒙氏兄弟帶著他一路向西而去,決定去投奔鎮守漢中的羌廆與昌平君。
他們手中還有一支用來防備大虞軍從巴蜀北上的部隊。
因為地形緣故以及防守的當,就算是以高順之能,又有戲誌才、甘寧、王平、範目等大將相助,這些年也沒能突破劍閣——葭萌關一線。
這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就像是當年楚軍、秦軍都拿大虞的水軍沒辦法一樣,這種地形之下,大虞也拿秦軍沒有絲毫的辦法。
事實上,如果不是大秦中樞出了問題,大虞想要擊敗秦國還不知道也費多大的勁兒,甚至有可能永遠都突破不了山河精兵與名將的屏障。
總而言之,這段時間裡,為了拯救大秦,有大量秦人做出了努力,然而杯水車薪。
因為大秦中樞的問題,函穀關很快投降。
大虞兵進鹹陽。
華陽太後領著兒媳趙姬,趙姬領著兒媳扶蘇之母,扶蘇之母抱著秦王扶蘇,帶領文武百官投降。
還彆說,跪倒在地的三太後,彆有一番風味。
文武百官都是擔憂、憤怒、痛苦,趙姬卻是媚眼如絲。
事實上,昨夜董璜已經跟她交流過了。
她今天裡麵穿的衣服還是董璜親自給她綁上的呢!
有一說一,董璜的繩藝最近有了很大的進步。
趙姬可舒服啦!
她甚至還帶了那支經曆過了四個劇情世界的筆。
在其他人看不見的角度,趙姬甚至還悄悄拉開了裙擺,露出了雪白肌膚上黑色的“正”字……
刺激!
趙姬的眼神都要拉絲了。
華陽太後也不甘示弱。
她悄悄往下拉了拉領口,頓時絕美的弧度一覽無餘。
大庭廣眾之下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