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因為質量太高,董璜都不太敢往長安帶,生怕董卓會被人算計獸性大發搞出什麼幺蛾子!
這邊董璜優哉遊哉,那邊老婆被霸占自己還被射掉了四顆門牙的袁紹,也迎來了一生中的至暗時刻。
一山不容二虎。
接連失敗的袁紹其實早就生出了取劉表而代之的想法,並在董璜與劉表大戰前,拋棄劉表,先一步來到渤海郡,整備軍馬,意圖不軌。
出於四世三公家族的自信和謀士們的攛掇支持,袁紹對劉表死後自己能夠接管冀州的事深信不疑,早就開始著手劉表死後如何接管冀州事宜。
為此,他還收買了官迷孫堅,答應孫堅隻要孫堅能夠殺了劉表,就給他一個青州牧。
本來就有些反複無常的孫堅哪裡受得了這種許諾,當即投到了袁紹的麾下,帶領袁紹給他的三千兵馬,準備伏殺逃奔而來的劉表。
然而,孫堅沒有想到的是,正當他準備陣斬劉表立功的時候,隻有八百人的劉表麾下大將麴義卻給他生動的上了一課。
麴義本來並不算是劉表的將領,但麵對劉表這個冀州牧的招攬,想要成為新的雲台二十八將的他,還是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一路護送劉表前往渤海。
見原本是盟友的孫堅所部來襲,麴義並沒有慌亂,等到孫堅所部衝鋒到還有數十步的時候,才冷靜的命令麾下先登死士千弩齊發,打了孫堅軍一個措手不及,被重點關照的孫堅更是被當場射死。
孫堅一死,孫堅所部徹底崩潰,麴義則乘勝追擊,將孫堅軍餘部徹底擊潰。
攜大勝之威,劉表總算站住了腳跟,厲兵秣馬討伐袁紹。
渤海境內原本搖擺的郡縣與世家豪族,見劉表大勝,又紛紛把寶壓在了劉表身上——畢竟沒了四顆牙的袁紹怎麼看都沒有人主之相,既然如此,何不投靠漢室宗親呢?
萬一劉表能夠三興漢室成為下一個漢光武帝,那他們也跟著雞犬升天不是?
麵對劉表一波猛過一波的打擊,袁紹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積極調動麾下人馬迎戰。
到了這個時候,誰先出手其實並不重要,隻有勝利者才能夠得到渤海郡,才有機會得到冀州與青州,才有資格書寫曆史。
如果這個時候董璜還在冀州的話,自然可以趁著袁紹、劉表二人內訌的機會,輕鬆將他們消滅,但新到冀州上任的董旻,卻隻想著站穩腳跟好好經營被董璜劫掠一空的鄴城,好好享受人生,從而給了二人喘息的機會。
隨著被董璜擊敗的呂布流竄到渤海,劉表與袁紹之間的軍事平衡被徹底打破。
呂布本來就是被劉表忽悠著去打董璜的,這次自然也是下意識的投靠劉表。
有了呂布率領三千久經戰陣的並州鐵騎的加入,袁紹再難以抵擋,隻能夠困守南皮。
到了這個時候,明眼人都知道袁紹是大勢已去。
很快,便有人打開了南皮城門,放劉表軍入城,袁紹隻帶了少數侍從狼狽南逃。
至此,渤海郡全郡落入了劉表的手中。
占據南皮的劉表並沒有展開報複行動,相反對於袁紹之前的部將謀士多加籠絡,安定人心,從而得到了原袁紹一係的世家豪族的支持。
經此一役,步戰有麴義,騎戰有呂布,外有數萬經曆過大戰的精銳,內有大量世家大族的支持,劉表一時間覺得自己又行了。
“若是早得二位相助,表何至於丟妻失子,淪落至此啊!若是吾女尚在,恨不得早日賜予奉先完婚!”
慶功宴上,喝大了的劉表想到不知所蹤的長子、失陷在鄴城估計已經成為董家軍玩物的妻女,一時悲從中來。
呂布聽了劉表的話,也是怒發衝冠!
要知道,劉表與他的協議本來就有嫁女這一項,更何況他的妻妾女兒也落到了董賊手中。
想到這,呂布不禁悲從中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布飄零半生,未逢明主,公若不棄,願拜為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