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忽然反應過來了,“不對呀!剛才九十萬貫好像是我打出來。”
“你肯定記錯了,這把是我贏了,先減掉四張牌!”
“不對!九十萬貫就是我打的,我記得清楚,你肯定偷牌了。”
“沒有!肯定沒偷,是你自己記錯了,你是上一把摸到的”
“你肯定偷了!”
朱佩嬌聲跺腳不依,紅潤潤的小嘴撅得快能掛上油瓶子,“阿呆,你居然耍賴!”
“糖葫蘆誒!賣糖葫蘆,又香又甜的糖葫蘆!”
不遠處走來一個賣糖葫蘆的小販,糖葫蘆就是北宋中期才剛剛出現,糖漿裹住林檎、櫻桃或者金橘,深受大宋百姓喜愛。
朱佩眼睛一亮,立刻跳起來道:“我去買糖葫蘆。”
她剛跑兩步,忽然想起什麼,驚叫一聲,回頭急忙遮掩她的椅子。
範寧一下子愣住了,他看得很清楚,朱佩剛才坐的椅子上竟然還藏有一堆牌。
範寧氣得七竅生煙,這個死丫頭,難怪今天她手氣那麼好,難怪她不讓自己收牌,原來她才是耍賴!
.......
下午時分,縣學內悠揚的鐘聲敲響,這是提示鐘聲,表示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時辰。
但提示鐘聲敲響,也意味著學生可以交卷離場,縣學的大門緩緩開啟,幾名學生先後走了出來。
家長們紛紛站起身,緊張地望著大門處,兩名最先出來的學生家長焦急地跑上去,低聲埋怨自己孩子乾嘛這麼早交卷。
這時,範寧看見一名身材魁梧高大的學生從縣學裡走出來,他不由嚇了一跳,李大壽居然是第三個交卷。
李大壽在六個人中寫字最快,首先做完試卷也在情理之中,可現在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時辰,範寧還有點擔心。
他急忙跑了上去,“大壽,你怎麼交卷了?”
李大壽滿臉激動,上前單膝跪下,抱拳道:“感謝師兄教誨,大壽沒齒難忘!”
範寧連忙扶起他,“快起來,讓彆人看了笑話!”
他心中忽然一動,小聲問道:“難道題目真押中了?”
李大壽激動得連連點頭,“三題都押中了。”
範寧大喜過望,連忙問道:“議論題考的是什麼?”
作詩題是端午,這個範寧最有把握,默經題他覺得會考《禮記》中的儒行一篇,但範寧最拿不準就是議論題。
他推斷考《孟子》中的兩篇,一篇是《何謂浩然之氣》,另一篇是《論孟子以距心之過諫齊王》。
就不知押準了哪一篇?
李大壽忍不住笑得臉上開花,低聲道:“考的是《以距心之過諫齊王》。”
範寧拳掌一擊,他心中有一種中了大獎般的幸運,張若英出題果然有規律,這個規律被自己抓住了。
李大壽繼續道:“詩題考的是《端午》,默經題有兩篇,一篇是《公孫醜章句下第四節》,另一篇是《儒行》第二段,弟子全部都做出來了。”
“那有沒有檢查?”
“弟子檢查了兩遍,弟子一個字都沒寫錯,整篇卷子,弟子一個字都沒有修改。”
“好!好!”
範寧連說兩個好,笑道:“過來坐一會兒,等他們出來,我帶你們去吃飯。”
範寧帶著李大壽來茶攤坐下,不過他卻沒想到,李大壽剛坐下,大群家長便將他圍得水泄不通,七嘴八舌詢問今天的題目。
家長們議論紛紛,不少家人忿然道:“議論題考得太偏了!”
“其實考不算偏!”
終於有人說了幾句公道話,“畢竟都是小學塾都要求熟背的內容,再說默經也考了這篇文章,特地提醒考生,說明縣學出題還算厚道。”
其實範寧也覺得考得不難,《論語》和《孟子》都是最基礎的東西,若連這個都背不下來,哪還考什麼縣學?
關鍵是做得好不好的問題,事先押準題目,學生們就能反複修改,甚至得到教授的指點,文章的質量就高了。
範寧覺得隻要六人都發揮正常,應該都考得不錯。
這時,朱佩將範寧拉到一邊小聲笑道:“這次如果他們六人都考上縣學,三元補習班的名聲就打響了,阿呆,我覺得你真可以辦個補習班。”
補習班之事範寧不是沒想過,但他想的不是辦縣試補習班,而是辦科舉補習班,把自己的六個學生繼續帶上去,幫助他們考過解試。
說不定自己還能辦一所學校,培養優秀弟子。
不過現在考慮學校之事,似乎還早了一點。
把自己的三元補習班延續下去,才是眼下該考慮之事。
想到這,範寧笑道:“補習班之事回頭再說吧!咱們先看看發榜的情況。”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網址:m.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