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兩日,田莊裡依舊忙碌。紅薯收上來了,要稱量計數入糧庫。地裡的紅薯藤蔓也要收拾處置。
這些瑣事,崔渡吩咐下去自有人去忙活。他要做的,是教導十四縣來的百姓們種新糧。
如何選種育苗,怎麼耕種施肥,如何除草除蟲,都是學問。
薑韶華閒著無事,每日也來聽崔渡上課。
崔渡每日在田間忙碌,不習慣也不便穿什麼錦袍長衫,身上穿的是灰布麻服。原本白淨的臉孔,又被曬黑了一層。看著沒有一點富貴氣,當然,也絕不像農家少年郎。
就這麼隨意地站在那兒,也像發著光。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玉米紅薯大豐收帶來的光環。總之,薑韶華看崔渡順眼極了,怎麼看都好。
陳瑾瑜伴在郡主身邊一同學習。她對種田一事幾乎一竅不通,聽得半懂不懂,忍不住轉頭,悄聲問道:“郡主聽懂了嗎?”
薑韶華悄聲應道:“實話實說,不太懂。”
陳瑾瑜偷偷樂了。
術業有專攻,種田也有大學問。十四縣送來的,都是種了多年田地經驗豐富的農夫。崔渡講解得細致,他們也能聽得懂。換做錦衣玉食長大的郡主和她,自然聽得一頭霧水。
不過,郡主樂意聽,就當是打發時間了。
崔渡講了小半日,接下來便指揮著眾人動手選種培育秧苗。
薑韶華也跟著學了一會兒。拿刀槍棍棒熟稔至極的雙手,不知為何忽然笨拙起來。
崔渡忍著笑,親自過來指點:“選種其實不難,挑個頭大又飽滿的。乾癟的小的都不要。”
薑韶華點點頭,在崔渡的指點下耐心地選種。
陳瑾瑜看著郡主和崔渡不自覺的親昵舉止,想說什麼,又默默忍下了。
“郡主,”秦虎悄然來稟報:“蔡縣令要回酈縣了,前來向郡主辭行。”
薑韶華略一點頭,放下手中的活,走了出去。
蔡縣令在外恭敬等候著,見了郡主,立刻上前行禮:“縣衙那邊送信來,開藥田的事離不得人,臣得先回去了。”
薑韶華溫聲道:“你一心當差做事,不過,也彆太過忙碌,免得累垮了身體。酈縣離不得你,本郡主也離不得你。”
蔡縣令感動不已,拱手應道:“郡主對臣的信任器重,臣心裡都清楚。臣一定要做好酈縣縣令,讓百姓們都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也讓所有人都知道,郡主當日沒有看錯人選錯人。”
這一席話,發自肺腑,真摯極了。
薑韶華心裡也是一暖。
當日她破格提拔蔡縣令,其實頗有千金買馬骨的私心,也借此敲打王府一眾屬官。
沒曾想,無心之舉,卻造就了今日的局麵。蔡縣令所做的,遠遠超過她的預期。說蔡縣令是南陽郡裡的第一縣令,絲毫不為過。
“你安心回酈縣。”薑韶華笑道:“等百姓們學會怎麼種新糧,就讓他們帶著糧種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