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了幾日,沒等來鄭太後安國公的消息,倒是薛刺史的書信先一步來了。
薑韶華看了薛刺史的來信後,忽然笑了起來:“薛刺史倒是眼明心亮,消息也靈通。”
隨著一同來田莊的,還有三位舍人。馬耀宗和盧琮還沒來得及反應,陳瑾瑜已搶先一步張了口:“薛刺史是來求新糧的糧種?”
“正是!”薑韶華挑眉一笑:“除去南陽郡,荊州還有六郡,分彆是南鄉郡襄陽郡江夏郡魏興郡上庸郡和新城郡。這六個郡,有三分之一的地方遭了旱災。”
“薛刺史正為賑災一事殫精竭慮,更為明春耕種的事發愁。”
“他知道南陽郡有抗旱且產量高的新糧,打算出銀子求購糧種。”
陳瑾瑜笑道:“薛刺史倒是明白人。”
可不是麼?
花銀子買糧種,天經地義,可以避開朝廷的問責,又能推廣新糧。
盧琮適時地張口問詢:“郡主打算賣給薛刺史多少糧種?”
這一年裡,盧琮大半時間都在田莊裡當差忙碌。培訓農夫推廣新糧一事進行得順利,盧琮也有一份功勞。
每日奔走忙碌風吹日曬,昔日白皙英俊倜儻的文官如今黑了不少,也不再穿長衫華服,看著順眼多了。
薑韶華對有能耐肯低頭做事當差的臣子,總是格外寬厚些,笑著應道:“薛刺史在信中說,會送兩萬兩銀子來。這些銀子購買多少糧種,就由本郡主說了算。”
盧琮在心裡迅速算了算:“如今糧價飛漲,一石糧要四兩銀。糧種就要更貴一些。玉米紅薯都是新糧,還是第一次售賣,如果按麥子的一半價格來定。兩萬兩銀子可以給一萬石糧種。”
當然,賬不是這麼算的。
在這樣的大旱之年,一石糧食可以買一家人。薛刺史就是捧著兩萬兩銀子,現在也買不到這麼多糧種。
薑韶華肯給糧種,就已是天大的人情了。
“就給一萬石糧種。”薑韶華笑道:“另外,再送二十份圖冊前去。如果薛刺史想派人來學習種新糧,也都答應下來。”
盧琮正要領命,就聽郡主吩咐道:“這樁差事,就由陳舍人去。”
盧琮:“……”
陳瑾瑜眼睛一亮,歡喜地領了差事:“是。”
薑韶華笑道:“田莊裡存了幾萬石新糧,你去尋林莊頭,讓他從糧庫裡撥出一萬石來。圖冊都在崔渡那裡,你去領二十份。”
“我再寫一封信給薛刺史,你一並帶上。”
“還有,去了荊州,正好去看看你兄長。”
陳瑾瑜高高興興地應了。
盧琮這時也反應過來了。陳瑾瑜的兄長陳浩然在荊州府學讀書,兄妹兩個快一年沒見了。郡主讓陳瑾瑜去送糧種,也是讓兄妹兩個有機會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