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上的少年天子忽然張口,眾臣皆是一驚,麵麵相覷,安靜了下來。
太和帝用商量的語氣對著王丞相和安國公道:“丞相性情持重,推薦的是行事穩重的老臣。鄭尚書舉薦的人選,也是辦差精乾的臣子。不過,朝廷六部正值用人之際,他們還是留在朝中當差更合適。”
“朕打算派三位中書舍人前去。”
中書舍人是正七品,掌傳宣詔命,參與機密,是天子的親近屬官。可謂位卑權重。
太和帝剛登基幾日,還沒來得及提拔任用親信。這一張口,就將幾位伴讀都封了七品的職位。
眾臣聽在耳中,也沒怎麼驚訝。
王瑾是王丞相最喜愛的幼子,鄭宸是安國公嫡長子未來的國公爺,李博元則是李家嫡子,嫡親的祖父是禮部尚書。年齡最小的薑頤,是高涼王世子,也是天子的堂弟。
這四個少年,都是少時入宮,陪伴太子一同讀書。朝夕相伴,情誼深厚。可以說是天子最親近最信任之人。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必會重用。
隻是,天子的動作,比眾臣預想得快了許多……
還有,太和帝一張口,就說派三位中書舍人做欽差。會是誰被留下?
王丞相和安國公會不會竭力勸阻?
“皇上既已有決斷,老臣自無不從。”王丞相出人意料地第一個退讓。
安國公稍遲一步,也迅疾拱手道:“臣謹遵皇上旨意。不過,幾位中書舍人都還年少,辦差經驗欠缺。臣請皇上再派些持重的老臣一同前去。”
這就看出安國公為人的狡猾之處了。既迎合了皇上,又捧了自家兒子,順便再找個辦事兼背黑鍋的倒黴鬼跟著一同去。
差事辦得好了,三位中書舍人揚了名頭,有了資曆。事情辦砸了,也有人背黑鍋。
王丞相難得和安國公站同一陣營,張口附和道:“鄭尚書這一建議,甚是穩妥。”
誰還沒點私心。王瑾十六歲了,既已踏入官場,也該好生“曆練”了。
太和帝略一思索,便點了點頭,張口點了三人。這三人裡,有兩個是王丞相之前舉薦的,還有一個是安國公舉薦的。正好每一郡都有正副兩位欽差。
此時,薑頤主動站了出來,拱手懇求:“皇上,臣也想出京城辦差。”
雖然太和帝沒有明說,不過,誰都清楚天子口中的三位中書舍人,並未包括薑頤。
一來薑頤才十三歲,太過年少。二來,薑頤到底是藩王世子,身份略有些尷尬。反倒不及鄭宸等人用著順手。
太和帝溫聲安撫道:“做欽差是苦差事,三個受了蝗災的地方都遠得很。一來一回就得三四個月。你太過年少,哪裡吃得了這個苦,就留在宮中。朕每日離不得你。”
薑頤一臉不情不願地應了。
鄭宸王瑾李博元三位新上任的中書舍人,卻是滿臉激動欣喜,一同上前拱手謝恩。
太和帝做成這樁事,心情也十分愉悅,正色囑咐道:“你們三人,代朕去賑濟撫民。萬萬不可懈怠疏忽,務必要將這樁差事辦妥。”
三人拱手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