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安撫(一)(1 / 2)

王丞相做了二十多年大梁丞相,張揚跋扈有之,結交黨羽有之,掌控朝政左右政務也是有的。說不上是什麼好人,格局眼光卻都遠勝常人,且能屈能伸。這一張口表明退讓的姿態,就已立於不敗之地。

不管往日有多少隔閡舊怨,薑韶華登基之後,都不能翻臉清算舊帳了。還得感激王丞相得體地辭官,讓出丞相之位。

這隻老狐狸!

薑韶華心中哂然,麵上露出動容的神色來:“現在說這些,為時過早。丞相且安心養傷,或許養個一年半載,便能恢複如初。大梁朝堂離不得丞相。”

這是在許諾,會讓王丞相體麵地致仕。

聰明人說話無需說透,話說三分,還有七分就得彼此揣摩對方心思,各自領悟了。

王丞相又歎道:“老臣老了,黃土埋了半截,說不準什麼時候就閉眼歸西。大梁朝堂,以後還得年輕人撐著。隻可惜,李博元當日慘死,鄭宸又不知所蹤,郡主登基之後,隻怕無可用之人。”

薑韶華從容一笑:“丞相多慮了,滿朝文武,皆是忠心臣子。還有王舍人在,怎麼會無人可用。”

這最後一句,才是重點。

王丞相果然振作精神,為“不成器的逆子”謙虛了一通,實則是想探一探郡主口風,能給王瑾什麼官位。

薑韶華早有思慮,張口便道:“我今日特意來王家,一是探望丞相,二來,是想和丞相商榷用人之道。”

“大梁接連變故,人心難安,官場上不宜再有動蕩,以免人心惶惶。我以為,除了必要的補缺官位,其餘眾臣的官職都不動。至少,在三年之內不動。”

也就是說,薑韶華並沒有上位後立刻大肆提攜南陽王府屬官的打算。朝堂裡的重臣們,在短期之內沒有被奪官去職的憂慮。如此,方能人心安穩,先將朝堂事務運轉起來。

至於說日後能不能保住官位,那就得看眾臣做事的能耐本事了。

王丞相心裡暗暗唏噓。隻憑這份過人的胸襟和高瞻遠矚的眼光,薑韶華就有坐皇位的資格。

“郡主英明。”王丞相張口讚歎附和:“治國理政猶如烹小鮮,要講究火候分寸。郡主初登高位,最要緊的不是大刀闊斧地改革,而是先穩住朝堂人心。”

薑韶華微微一笑:“丞相也讚成,我心裡就踏實多了。”

然後,又說起了幾個重要官缺:“六部尚書中,李尚書已死,禮部尚書之位空缺,由董侍郎來補這個官缺,丞相以為如何?”

王丞相略一點頭:“董侍郎在禮部做官多年,官身清正,且精通禮部事務。由他做禮部尚書,再合適不過。”

接下來,便是兵部尚書的人選了。

“安國公右腿受了傷,隻怕會落下病根,走路不暢。”薑韶華緩緩道:“再者,鄭宸和薑頤是同謀,現在尚在潛逃沒有音信下落。安國公便是腿傷全都好了,也不宜再掌兵部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