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女科(一)(2 / 2)

“誰若反對女子科考,那麼他家中的女眷便不得參加科考選拔。”

這一招可太厲害了。

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很有天子一貫以來的行事風格。

首先,在大梁朝讀得起書的,至少也是中等之家。能供得起女兒讀書的,更是稀少,非富則貴。

明年開女科,有這個資格且能就近參加女科考試的女子,基本都在朝堂諸公內宅。

所以,他們到底要頑抗到底,還是趁著這大好良機,為自家女兒孫女謀一個大好前程?

陳舍人如何得聖寵,大家可是都看在眼裡。現在有這麼一條通天坦途放在眼前,眾臣焉能不動心?

陳長史想了想,也是一笑:“皇上心有成算,是老臣杞人憂天了。”

薑韶華笑道:“這件事,還是得仔細謀劃。陳長史得了閒空,不妨和董尚書商議一二,定下章程,先昭告各州郡。科考在明年二月,讓有誌於參加女科的人才都能趕來京城考試。”

……

大梁朝有四十州三百郡一千餘縣,路程遠近不同。女科的消息傳遍大梁,再趕來京城,少則一兩個月,路遠的可不就要半年?這還得是路上太平,最好有父兄或家人護送。畢竟,女子出遠門確實不方便。

如此一來,這女科選拔的門檻自然也就高了起來。

陳長史去尋董尚書商議此事,董尚書頭腦轉得飛快,立刻就問道:“科舉取仕,素有慣例。一屆會試,要取三百進士。女科是第一屆,不知皇上打算取多少女進士?”

董尚書是第一個支持女帝登基的朝堂重臣,有這份從龍之功,被天子提攜重用,做了禮部尚書不說。如今連站位,都壓了張尚書一頭。撇開陳長史,董尚書就是文臣第一人。

董尚書自詡為天子忠臣,天子要開女科,他這個禮部尚書自然鼎力支持。

君臣一心,這事就好辦。

陳長史欣然笑道:“皇上的意思是,第一屆女科能籌辦起來就好,不拘於規模大小人數多少。”

“到最後取多少人,也不設定數。隻要才學出眾,細心能乾的,都可以取中。先到天子身邊聽用差遣,以後是留在宮中還是去各衙門當差,都以後再議。”

董尚書眉頭微微一鬆,低聲笑道:“皇上行事不急不躁,火候拿捏得恰到好處。這樣也便於禮部運作。”

“這事就交給我。我先在禮部宣布此事,讓禮部眾官員商量出女科選拔的細則,趁機將這一消息散出去,讓朝堂眾臣先聽到風聲,適應消化。等過半個月,再上奏折。”

陳長史笑道:“那就有勞董尚書了。”

董尚書在彆人麵前春風得意,寸步不讓,到了陳長史麵前,客氣得很:“食君之祿,理當為君分憂。何來辛苦二字。”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心。

陳長史和董尚書相視一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