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將軍下令每日行軍六十裡。六十裡路,聽起來不算快。不過,大軍行軍和快馬趕路不同。要保持一定的隊形,要有長途行軍的耐力,走一段路就要停下修整,騎兵比步兵也快不了多少。
宋淵領著兩百天子親衛,隨英衛營一同出征。
有親衛私下嘀咕:“照英衛營行軍的速度,要趕到豫州軍就得兩個月。等到了那裡,豫州怕是已經被亂軍都占了。”
“要是拋下大軍,我們一路快馬趕過去,至少節省一半時間。”
“可不是!要不然,我們去和宋統領說一說。我們先走……”
“都閉嘴!”
一個高大身影出現在親衛們身後,冷聲嗬斥:“大軍行軍,豈能一味貪圖速度,以穩為先才是對的。”
眾親衛立刻訕訕閉嘴。
宋淵沉聲道:“你們在親衛營裡待久了,每日都能吃飽吃好,戰馬兵器精良,裝備充足,每人至少兩匹馬。隻要出行就騎馬,速度自然快。英衛營隻有三成是騎兵,還有七成都是步兵。一天能行六十裡,已經可見左大將軍治軍嚴格了。”
“以後再私下這般議論主將,我絕不輕饒。”
親衛們被訓斥得臉上火辣辣的,一同拱手應是。
這樣的小插曲,並未惹出什麼風浪。便是傳到左大將軍耳中,左大將軍也隻哂然一笑。
這些南陽郡來的親衛們,吃得飽穿得暖軍餉拿得多,日日操練紀律嚴明戰力驚人,還個個讀書識字。這樣的素質拿出來,已經是大梁中低等武將的水準了。也可見,女帝陛下在登基前就一直有野心,花大把銀子和力氣養出了這麼一批驕兵悍將。
現在有兩千親衛在各駐軍軍營裡,他們都是女帝陛下的忠犬親信。現在宋淵領來的這兩百親衛,更是精兵中的精兵。英衛營的士兵比起他們來,確實差了不止一截。
隻要他們不鬨事不惹事,偶爾鄙薄幾句,權當不知道就是了。
最令左大將軍舒心的是,宋統領說到做到,一路行軍聽令行事,從不指手畫腳。
……
宋淵這封信隻有短短兩頁,大半都在稱讚左大將軍治軍有方。
左大將軍接手英衛營才一年多。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能將一支新兵多達五成的軍隊操練成這般模樣,可以說是極有能耐了。
薑韶華看完信後,對崔渡說道:“朝中幾位武將,左大將軍治軍領兵打仗都最厲害。其次便屬到範大將軍。包大將軍資曆老又忠心,卻沒有領兵離京打過仗,要差了一籌。司馬將軍宋將軍劉將軍等人,又要再遜一些了。”
崔渡低聲笑道:“所以,哪怕左大將軍依舊私下和王丞相勾連,你也願意重用左大將軍。”
薑韶華略一點頭:“是。朝堂裡一直有派係之爭。左大將軍是王丞相一手提拔起來的,心向著王丞相也是理所應當。隻要他聽朝廷號令便可。”
忠臣良將也是要慢慢調教出來的。她剛登基幾個月,就想要文臣武將俯首歸心,那就太貪心了。現在這樣,就已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