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三年的新年,悄然而至。
鄭太皇太後一直“閉宮養病”,不見外人。寧安宮的李太後也沒有大肆操辦宮宴的興致,隻在後宮設了家宴。
天子和長寧伯帶著寶兒公主來赴宴,另有幾位宮中太妃。至於範貴太妃,根本不見蹤影。
李太後當著眾太妃的麵就說道:“範貴太妃如今腦子不大清楚,說話行事都不大體麵。大過年的,就彆讓她出來掃興了。”
“哀家也沒虧待了她,讓人送了一席好菜給她。等過幾日,再讓平王去陪一陪她。”
李太後行事,果然處處為天子著想。
既打壓了範貴太妃,又沒失了天家氣度。
薑韶華微微一笑:“這些宮中瑣事,就勞煩母後了。”
從太後到伯母,再到這一聲母後,個中滋味,也隻有李太後清楚了。
李太後欣然一笑,舉杯邀眾人同飲。
至於太妃們,在後宮中一直存在感稀薄。幾個月前宮中生亂,燒毀了三座宮殿,其中一個太妃被活生生地燒死了。自那之後,太妃們就更低調更安分了。
宮宴散後,太妃們一一離去。
薑韶華沒急著走,陪著李太後閒話。
李太後笑著說道:“過了新年,寶兒也就滿周歲了。周歲宴也該操辦起來了。”
寶兒是去歲新年初六半夜出生的,到今年初六,正好滿周歲。這個日子不錯,新年還沒過完,薑韶華也難得清閒些。
薑韶華笑著應道:“孩子周歲,也不必大操大辦,請些親眷進宮。設幾席喜宴也就行了。”
哪些人算親眷?
李太後很是仔細,特意問了一回。薑韶華略一思忖:“陳丞相是一定要來的。盧氏崔氏是正經的姻親,可以宣召進宮。王家李家也都可進宮。還有董尚書楊尚書丁尚書,他們三個也可赴宴。”
親疏遠近,一聽便知。
便是李太後,也忍不住在心裡暗暗羨慕了陳丞相一回。君臣如祖孫一般,相親相近。在薑韶華心裡,陳丞相的分量,可比她這個太後重要多了。
陳丞相在南陽王府做了幾十年長史,是看著薑韶華長大的。南陽王離世後,陳長史一手撐起了王府。之後薑韶華掌權,陳長史心甘情願地退讓,全心輔佐年少的郡主。
如今,南陽郡主做了大梁女帝。辛苦操勞了數十年的陳長史成為大梁丞相,也是應該的。
……
寶兒公主的周歲宴,在萬眾矚目中舉行。
被邀請進宮赴宴的董尚書等人,挺直腰杆,很是風光得意。
沒能進宮的張尚書,憋了一肚子悶氣。索性去了紀家,和紀尚書大吐苦水:“陳丞相進宮赴宴,這沒什麼可說的。盧氏崔氏是天子姻親,王家李家都是支持天子登基的。憑什麼董尚書楊尚書丁尚書三個能進宮赴宴,周尚書不在京城,隻撇下你我兩人?”
“這不是故意讓你我難堪嗎?”
紀尚書瞥一眼義憤填膺的張尚書,淡淡道:“這又不是國朝大事,公主的周歲宴,宴請的都是天子親眷。張尚書和天子既不沾親,也不帶故,有什麼可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