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兒還小,不能吹風受寒,由奶娘們抱著上了馬車。
薑韶華換上了春日騎馬裝,一身紅色,策馬飛馳,英姿颯爽。
崔渡策馬跟隨,目光盯著薑韶華的背影,眼睛都舍不得挪一下。
宋淵領著五百天子親衛隨行,一半人在前開道,另一半緊隨其後。
哪怕沒亮出天子出行的陣仗,這般浩蕩聲勢,也足夠引人注目了。
早晨出發,正午便到了皇莊。
熟悉的幾張臉孔,齊整整地出現在眼前。林莊頭等人都是南陽郡的老人,還有崔渡的堂兄崔望,他身邊的窈窕女子是新婚妻子沈氏。
沈氏是沈工正的女兒,自小時常出入王府。薑韶華見了故人,心中十分親切:“沈姐姐,你在皇莊裡住得可還習慣?”
沈氏有些局促羞赧:“妾身哪裡當得起皇上叫一聲姐姐,皇上真是折煞妾身了。”
薑韶華笑道:“這裡不是朝堂,沒那麼多規矩。你我自少相識,這一聲沈姐姐,你擔得起。”
又對崔望笑道:“沈姐姐遠嫁隨你來了京城,你可得好好待她。若是沈姐姐受了委屈,朕可是要給她撐腰出氣的。”
薑韶華本就性情淩厲,坐了龍椅執掌江山後,更多了威嚴霸氣。
崔望被不輕不重地敲打幾句,誠惶誠恐,忙應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好好待她,絕不相負。”
薑韶華笑了一笑,又去和林莊頭閒話。
林莊頭來的時候,將妻兒都一並帶了過來。還有十來家精明能乾的莊戶,也都跟著來了京城。
崔渡這位長寧伯兼農部尚書,麾下真正得用的就是這些人。此外,還有諸多前來學習培育良種的學生。他們多是各州郡派來的農戶。
皇莊有幾萬畝良田,源源不斷地培育出優質糧種。南陽郡的玉米和紅薯,前幾年已經在北方推廣開來,如今南方州郡也逐漸推行開來。還有高產的麥種稻種,都在逐步推廣。
百姓們有了充足的糧食,日子自然就好過了。民心安穩,也大半因此而來。
崔渡平日低調,不顯山露水,實則是真正的大梁功臣。
崔渡站到田邊,伸手指著眼前一片實驗田,這一刻,他就像百戰百勝的大將軍在沙場點兵,威風凜凜不可一世:“韶華,你來看。這是我剛培育出來的麥種。產量比大梁的普通麥種高四成。就是要
伺候得精心一些。今年春耕,就可以試行推廣了。”
薑韶華舒展眉頭,心情愉悅:“這裡培育出來的麥種,能供多少良田耕種?”
崔渡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早就算過了,大概夠三十萬畝良田耕種。”
皇莊雖然大,培育的麥種也是有限的。大梁地域廣闊,推廣高產糧種,也得有個先後順序。
崔渡隻管培育良種,怎麼推廣至大梁全境,這就得要女帝陛下陳丞相和朝堂官員們操心了。
薑韶華思慮片刻道:“撥出兩成麥種,送去南陽郡。其餘的,分到適合種麥的州郡。”
一個南陽郡就占兩成麥種,這確實偏心得有點明顯。
不過,這是女帝陛下的龍興之地,偏袒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