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陛下容光煥發地回了宮。
接連操勞數日的陳丞相,絕口不提自己的忙碌:“皇上難得出宮小住散散心,怎麼不在皇莊裡多住幾日,這麼早就回來了?”
薑韶華笑道:“散了七八日,已經足夠了。接下來朝廷要忙春耕的事,朕總得回來。”
春耕是頭等大事。以前在南陽郡的時候,每年春耕都是王府最忙碌的時候。
去歲春耕,薑韶華忙於穩住朝堂收攏人心。今年,總算有時間也有精力盯著春耕了。
陳丞相清楚女帝陛下雷厲風行的脾氣,立刻拿出忙了幾日的章程:“老臣和幾位尚書還有王中書令商議過了,這是最終定下的高產麥種分配條陳。請皇上過目。”
薑韶華接了條陳,仔細看了一回,然後道:“平州還沒恢複元氣,再多撥兩成糧種。豫州百廢待興,也要格外照顧些。高產糧種再翻一倍。”
人心都是偏的。女帝陛下也不例外。正大光明地就給自己的心腹手下謀些好處。
陳丞相笑著應下。
薑韶華想了想又道:“京城在朕腳下,朕也得給京城百姓一些實在的好處。京城每家每戶,都發一畝地的糧種。”
這確實是大手筆了。
大梁京城約有六十多萬人口,其中有耕地的百姓,占了七成。每戶一畝地的糧種,那就得撥七八萬畝的糧種下去。
不過,女帝陛下考慮的沒錯。皇宮就在京城裡,京城百姓離天子最近,安穩和人心也是最要緊的。
陳丞相點點頭。
女帝陛下張張口,朝臣官員們都得奔走忙碌起來。京兆府最忙碌,先貼公告,然後撥派人手,分到每個坊市,挨家挨戶地發糧種。
不用花銀子,白得了一畝地糧種,而且還是長寧伯培育出來的高產糧種。百姓們得了這麼實在的好處,個個滿心歡喜。
京城百姓間也有了新風尚,街坊鄰居親眷好友到了一處閒話,必要對女帝陛下歌功頌德一番。
“咱們的皇上心地仁善,一心為咱們考慮著想。”
“有這樣的皇上,我們這些百姓可算有福了。”
“你們聽說沒有,皇上為了修河堤,將內務府的銀子都快掏空了。聽說太皇太後就是心疼銀子,被氣病了。”
“嗐!她愛病就病著,老天保佑我們皇上身體康健就行了。”
做完月子回宮當差的陳舍人,笑著將這些民間閒話說給天子聽。天子不由得一笑:“說一千道一萬,還是發糧種發對了。”
陳舍人笑著接了話茬:“也可見百姓淳樸。有一畝地的高產糧種,百姓們的一顆心便都徹底向著皇上了。”
薑韶華一笑:“是啊!百姓們是最易滿足的。苛捐雜稅少一些,征發勞役少一些,有田耕種,能吃上一口飽飯,便是好日子了。”
就這麼簡單的要求,對大梁百姓來說,也很艱難。
北方經曆了幾年天災戰亂,南方屢屢有水災。內亂平了,還有虎視眈眈的外敵。想要百姓安居樂業,任重而道遠。
薑韶華忽然低聲道:“朕想巡視大梁。”
陳舍人一愣:“皇上,這可不是等閒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