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他既然如此給臉不要臉,那咱們就碰上一碰好了。”
“就那點人,我親自出馬,不信他能反了天了!”
李儒搖了搖頭,繼續勸道:
“董公此言差矣。”
“兵貴精而不在多,您自身應也深有體會。”
“而蘇曜此人更是難得的猛將。”
“其在並州平匈奴,冀州誅叛黨,幽州滅藩國,每每以少勝多,百戰百勝,被譽為萬人敵是也。”
“萬人敵?”董卓眯起了眼,“這怕不是公卿們的吹噓?”
“也許有吹噓的成分,但他的戰績乃是實打實的錯不了。”
李儒解釋道:
“光靠個人武勇不足以百戰百勝,以儒看,此人當是極其善於把握時機,故而才能每每力克強敵。”
董卓目光凝重,多少有點信了。
戰爭搏殺,並非是簡單的排隊砍殺。
其大量的兵馬分布在廣闊的戰場,一次戰役在同一時間可能爆發出無數次小規模的戰鬥。
而英明的主帥,善於把握戰機,抓住敵軍弱點,在主要戰場每每以多打少,恃強淩弱,以此來瓦解龐大的敵軍。
這一切,對於沙場搏殺幾十年的董卓來說他自是知道的。
見董卓重視了,李儒趕緊趁熱打鐵:
“此番那蘇曜和盧植先發製人,發出檄文,便是明證。”
“他們怕就
是想要激您親征,離開京師。”
“到時候,不說伊闕那裡會不會有陷阱,單說京師那些不服您的世家公卿們,若是有人趁機作亂,奪了京城,那咱們的後路可就要全斷了。”
“您可彆忘了,這虎賁和北軍可都是他二人昔日麾下呀。”
“嘶——”
聽到這裡,董卓發現自己竟然忽略了這麼嚴重的問題。
是了,萬一他大軍剛開拔,過了河後京師有人發難,那就萬事皆休了。
董卓的臉色陰晴不定,心中暗自思量著李儒的話。他深知京師的穩定對於自己權力的穩固至關重要,一旦後院起火,後果不堪設想。
“文優言之有理,是我太過衝動了。”
董卓歎了口氣,語氣中難得地露出一絲疲憊:
“那你說,我們現在該如何應對?”
李儒見董卓態度有所轉變,心中稍安,繼續說道:
“董公,依儒之見,我們當前有三策可行。”
“三策?”
“沒錯,其一便是繼續咱們之前步調,不能隨他二人的大棒起舞,繼續鞏固防禦,招西涼兵入京,同時在朝野申斥他二人的叛亂行徑,並且派出使者前往伊闕,與蘇曜談判,以大義的名分嘗試招安。”
“招安?”
董卓沉吟片刻,搖了搖頭:
“他之前便拒絕了我的驃騎將軍官位,自封了車騎將軍。”
“如今他發出了討賊檄文,又豈會輕易罷手?這招安怕是自找沒趣。”
“董公所言極是。”
李儒卻笑道:
“招安本身隻是策略,彰顯我等的大義和大度。”
“最關鍵的是,我等可以借此機會拖延時間,觀察了解其動向,並且暗中布置,為接下來三路圍攻的殺招做準備。”
“哦?三路圍攻?”董卓急切道,“文優就彆賣關子了,快且速速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