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程侯孫堅,江東人士,小霸王孫策的父親,其家族世代在吳地繁衍,乃當地豪族。
但是,吳地的豪族在中原的高門眼中那自然是屁都不是。
故而,孫家數代人的頂點便是本地吏員。
而孫堅已是其中翹楚,連續三任都在周縣做到了縣丞。
若非是黃巾之亂中遇到了朱儁,被其提拔,他恐怕這輩子都要被按死在地方小縣上了。
然而,朱儁之所以提攜孫堅,不過因為他自身也是寒門借特殊時代上位的惺惺相惜罷了。
能讓孫堅一路升至長沙太守,已經是朱儁所能做到的極限。
但是寒門躍居高位,勢必惹人紅眼。
他的頂頭上司荊州刺史王睿便一直在找他麻煩。
袁術在得知此事後當即哈哈大笑:
“多大點事吧。”
“你們去告訴他,隻要他願意依附於我,為本將軍打仗,那四世三公的袁家便是他的後盾。”
“區區荊州刺史,他自處便是!”
“隻要他乾得好,拿下京師,我表他豫州刺史!”
袁術的話音剛落,主簿閻象立刻心領神會,隨即派遣使者快馬加鞭前往長沙,向孫堅傳達袁術的意願。
而又數日後,長沙太守孫堅便響應了討董的召喚,成為了最遠的會盟諸侯。
而他乾的第一件事卻並非討董,而是趁著大軍北上,兵進荊州的機會,趁勢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
而比起袁紹、袁術、曹操孫堅等人果斷,幽州牧劉虞和南陽太守張諮的表現就非常的微妙了。
比如劉虞,他坦然的接受了董卓大司馬和襄賁侯的受命,但對於命其討伐蘇曜遼東老巢的要求卻置之不理,而蘇曜和盧植的討董號召他也不發兵參與,隻是口頭表示支持後就默默的在幽州繼續種田,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
而相比於遠在幽州的劉虞拿了好處不乾活的選擇,近在咫尺的張諮是左右為難。
他站在府邸的書房中,手中緊握著兩份截然不同的詔書——一份來自董卓,命令他出兵討伐蘇曜;另一份則是蘇曜與盧植聯名的討董檄文,邀他共襄義舉。
“太守,時間緊迫,我們必須儘快做出選擇!”主簿綱紀再一次出言提醒道。
張諮歎了口氣,緩緩放下手中的詔書:
“規正啊,我實在是難以抉擇呀。”
“董卓權傾朝野,既對我有提攜之恩,又代表著朝廷的名義,於情於理我都應該響應朝廷號召。”
“然而董卓卻是趁亂逼宮,竊據大權,得位不正,惹得京師百官近半棄官而走,絕非能成事之輩。”
“連盧公這等公正廉明之人都遭他迫害,我又怎能助紂為虐,自絕天下人心呢?”
“太守既然看得如此明白,那為何還要猶豫啊?”
綱紀一臉的無語:
“如今雙方書信送來已過數日,您距京師近在咫尺,倘若作壁上觀,他們任意一方得勝後恐怕都不會讓太守好看的。”
張諮聞言,眉頭緊鎖,神色憂慮。
他沒想到這南陽太守之位竟如此燙手,初來乍到便是立刻身處這場政治風暴的中心,任何選擇都可能決定自己的命運:
“規正,你說的我何嘗不知。”
張諮歎了口氣,繼續說道:
“隻是這董卓勢力龐大,兵強馬壯,坐擁雍涼二地,又有西涼鐵騎為後盾,著實難以撼動。”
“而那冠軍侯雖然勇猛無雙,但畢竟勢單力薄,僅有區區千餘人馬,如何能敵得過董卓的大軍?”
“太守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