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想到,隻是一個崛起百年的小小張家,竟然都能積累下如此龐大的財富。”王淩不由感歎。
“可見其對地方搜刮之深,當地百姓真是苦其良久矣。”呂布也搖了搖頭。
這些中原世家,顯然比他並州老家的那些世家們更懂得盤剝之道。
對此,蘇曜冷笑一聲:
“廣大群眾百姓們生活困苦,饑寒交迫,而這些所謂中流砥柱的世家們卻各個富得流油。”
“如此世道,天下安能不亂?”
說完,蘇曜便大手一揮,下令開倉放糧,救濟城中百姓,然後的糧食除了部分維持存糧需要外,全部拉往弘農,充公使用。
至於那些肥沃的田地,蘇曜更不會浪費,不過他也沒有將其據為己有。
蘇曜很清楚,那樣做不過是換了一個來壓迫百姓,壟斷資源罷了,對社會經濟發展沒有任何益處。
自己不是占山為王的土財主,必須著眼全國。
通過鼓勵經濟,打破世家和豪強的壟斷,讓財富和資源重新流回百姓手中,促進地方的發展和繁榮。
如此,他自然可以通過稅收手段來掌控地方的財富和人力。
而不是自己像個土財主一樣,事必躬親的管到每一塊地方。
於是乎,蘇曜看著張家的資產信息,當即下令讓王淩從軍中抽調那些之前在軍旅“夜校”教育中表現不錯的,積累了一定文化水平基礎的戰士們出來。
他們組成了一支專門的工作組,一方麵繼續清查張家在地方的田產情況。
另一方麵,他們還肩負接受舉報,調查張氏罪行等的任務。
王淩等人將在這裡,找到那些之前被張氏迫害,通過暴力和各種脅迫等手段失去土地的百姓,將田產重新物歸原主。
而那些原主已被迫害死絕,或原主不明以及張家正規途徑獲取的各類田產,則先行充公。
這些公田其中一部分會用來賞賜有功將士,以軍功授田的形式分發給那些在戰場上表現英勇的士兵們,作為他們為國效力的獎勵。
而另一部分,蘇曜則通過在郡守府的編製下設立專門的土地管理機構來進行管理。
這個機構由郡守督辦,田曹掾史負責,專用監督和管理土地的分配和使用。
一方麵,該機構將監督地方糧價和土地交易買賣的情況,設計耕地紅線,監控防止土地再次被大規模壟斷的情況。
而另一方麵,對於官府名下的公田,則將以廉租田的形式租給當地百姓,由他們繼續耕作。
不過相比張家在張家的農奴生活,或者佃農們三七、甚至好田二七分成的比例,蘇曜規定廉租田應將比例降低到五五分成左右的水平。
蘇曜鼓勵百姓積累財富,存糧備荒,同時也允許他們在日後優先購買自己租賃的土地。
“如此一來,既能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又能激發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地方農業的繁榮。”
王淩撫掌稱讚:
“君侯此舉,真乃大善是也!”
“這才哪到哪。”
蘇曜哈哈一笑:
“天下雖亂,但我們既然打下了一片地方,那就要讓一方百姓平安富庶。”
“唯有如此,這些百姓們才能支持我們,給咱們提供源源不斷的錢糧和兵員,與咱們建立緊密的聯係。”
“為此,不但要分田,修路的事情也必須要儘快提上日程。”
蘇曜看了眼北方的群山,沉聲說道:
“張家之所以能夠做大至此,成一方惡霸,此地與郡城道路難行亦是關鍵。”
“修路?”
王淩聞言,微微一愣,他沒想到蘇曜竟然會提出這樣的想法。
修路,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要知道,在亂世之中,各地軍閥割據,戰亂頻仍,道路往往被毀得破敗不堪,難以通行。
而且,修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於目前蘇曜的勢力來說,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負擔。